提起崔正逸教授,中戏的师生是不陌生的,作为韩国中央大学校艺术大学教授,他曾受邀参加了2005年我院举办的“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并带来了富有韩国民族特色的剧目《童僧》,获得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在近期中韩两国的戏剧文化交流中,两个学校也是积极地沟通,相互邀请对方前去讲学与演出。如我院表演系的毕业剧目《唐璜》受邀前往韩国参加了中日韩三国戏剧交流活动,韩国中央大学学生张娜拉也来我校观摩并演出,从相互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我们总结和吸取了很多他人的优长,相信他们同样也会有收益。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客座教授,崔教授认真负责地履行教学职责,11月13日下午,他第二次来到中央戏剧学院做讲座,我有幸与表演系04级(一)班的师生一起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为是再次见到崔教授,所以觉得比较亲切,他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给人一种威严之感,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十分细心和耐心的人,每次上课都给学生们准备了韩国带来的小礼物,精致的钥匙环、印有学校图案的手机链等,真的是“礼轻情意重”,让我们感到了他对同学们的友好,对同学们的尊重,同时课堂氛围也变得温暖了许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其他来学院做讲座的外国学者不同的是,每次都会将课程内容提前做好翻译工作,并装订成册发给大家,便于同学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我想,这是对于教学的一种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次讲座的题目是:《关于韩国现实主义戏剧收容过程的相关问题》。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大的,关系到了整个近代韩国戏剧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崔教授根据此次讲座的具体情况,将这一问题分为四部分展开,有侧重点的谈了每部分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戏剧史的背景和意义;第三部分:剧场和舞台条件;第四部分:结论。
说道韩国现实主义戏剧时代的到来、传承和发展,崔教授提到,在迎接开放跨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跃,不同的文化艺术的流入与冲突成为很自然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能够发展与升华本国的文化艺术,那么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也将成为十分渴望的现象。但是,无法定义韩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并不追求韩国传统戏剧样式,成为我们戏剧界的现实。也有人说,戏剧的普遍性是无法忽视的,所以无法固守本民族的东西,而且也没有必要固守本民族的东西。这只是指向普遍的方法论,我们也可以探讨普遍的方法论,但是连这种问题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就是韩国戏剧的现实。总而言之,没有继承和发展韩国传统戏剧遗产,也没有开创现代剧的新地位,这就是韩国戏剧的真实形状。而在中国近当代戏剧历史的进程中,也面临了西方戏剧以及美学观点的强烈影响,直到至今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仍然是影响东方戏剧的一个关键因素。说道“收容”二字,崔教授指出韩国戏剧并没有正视本国传统艺术的作用,而是夸大了西方戏剧的影响,但是在我国,我认为“相容”二字可能更加准确的概括了中国话剧史的发展。我们不光是将像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剧作如《玩偶之家》之类的剧作搬上舞台,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剧作家,曹禺、郭沫若、田汉、夏衍、老舍等,他们笔下的精彩人物和生活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至今还是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同时也为中国话剧事业的继承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崔正逸教授谈到的另外一点是引起我思索的,他说:“如果戏剧是作家精神世界假象的虚拟现实,那么演出则是活着的行为的人与观众在舞台上相互进行的交流。观众存在于社会背景下的现实世界,而演员则生活在剧作家和剧情的精神世界里。两个不同的群体在公演现场靠演出进行互动的交流。在3次元的舞台空间中,以演员为中心参与的所有艺术家,通过生命力和诱导带您进入了4次元空间。”这段话准确的道出了戏剧演出中的观演关系,以及戏剧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它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抛开戏剧中的任何因素它都会成立,唯独失去了演员或观众演出将不能成立,可见这两者是戏剧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演员生活和存在于时空一致的、三维的舞台空间里,而观众生活和存在于现实的、此刻的剧场环境里,然而当舞台上演员开始运用活生生的行为、思想展现剧作家的精神世界时,艺术的共同创造和享受已经悄然的开始了,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产生艺术共鸣。我认为,仅仅引起情感的共鸣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升华到思想的共鸣,理性的共鸣,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像崔教授形容的,“带您进入4元的空间”,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同样也是戏剧艺术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谈,演员除了很好的运用自身的创作条件和能力来实现人物的创造,更要有清晰的“观众意识”,不仅仅是“心中有观众”,而且要意识到观众会怎样理解,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会给观众造成怎样的心理影响,某种程度上进行一定“换位思考”过程。在戏剧艺术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上,我想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全世界各国都应是一致的。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崔教授还谈到的其他许多问题,介绍了韩国近代戏剧史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过程,以及一些具体的推动或制约戏剧发展的因素。另外,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戏剧表演方面的问题,例如,在韩国中央大学演剧学的教程中是否注重“观察生活”这一训练内容,有意识的增强演员生活积累能力对创造角色的作用;表演教学的基本课程设置等。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崔教授的讲课报以了极高的热情,并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走进崔教授的课堂,与他共同探讨关于戏剧艺术各个方面的题目。
虽然走出了课堂,但是强烈的思考过程仍在继续,我想我们不仅了解了韩国近代戏剧历史的概况,更多的是从他者的状况对照出我们自己的优长和不足,总结今后的道路。近些年来“韩流”猛烈,电视剧、电影业迅猛的发展,再听到崔教授对当时戏剧现状的介绍,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为戏剧、影视做出的努力,客观评价、不断改进,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总之,衷心希望有机会能与各国的戏剧人士增进交流,相互学习,促进戏剧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