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9日下午2点,第六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研讨会第二场在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举行。研讨会由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院长朱添寿教授和中国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教授主持。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安德鲁·莫韦特老师发言的题目是:《从文本到演出––浅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单人故事表演剧”的文本创作过程》,他介绍了单人表演项目训练是一个完全由学生单独进行构思并创作的艺术发展过程。可以发掘学生在戏剧院校演员训练学制架构中的进一步学习潜能。这种做法可以在表演上暂时取代剧本先行的创作过程,从而展现和释放自己。单人故事表演剧是将文本文字语言变成舞台行动的语言,有效的组织了文本与表演的分裂。表演者由单纯的表演者转化为创作者。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院长奥布里·麦勒发言的题目是:《戏剧文学的创作与实践》,他提出戏剧艺术历史和理论的教学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教学方法的过时,没有跟上新教学法的步伐;第二,需要根据新知识更新戏剧史的课程内容。很多进行“后戏剧”创作的人并不是真正懂得“戏剧”;很多忙于“解构”的人都还没有学过架构。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戏剧艺术系帕维特·马哈萨里南德老师的题目是:《泰国当代戏剧剧作家和剧本创作》,他介绍了泰国戏剧以及剧作家和剧本创作现状,泰国戏剧是以改编和翻译剧本为基础的,在泰国国内没有鼓励新作品的发展规划,也没有剧本朗读这种活动。泰国缺乏真正意义的戏剧作家。Theatre28这个以翻译西方经典剧本而著称的公司发起了“创作泰国舞台剧项目”,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有一定成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舞蹈系葛蕾丝·龙老师的发言是:《“东南亚传统戏剧入门”教学法》,她讨论了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课程中,如何将历史神话落实于东南亚戏剧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在这一课题的教学中探寻适合课程大纲的教学结构的过程。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李亦男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历史地讲述历史––戏剧史教学浅论》,她谈到戏剧史(剧场艺术史)是戏剧院校教学中不可或缺且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注重三个方面:1,剧场艺术创作的自身规定性;2,昭示旨在自显的剧场艺术形式与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3,剧场超越边界、时间对塑造文化传统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态度,逐渐形成对历史的叙述和阐述方式,才是戏剧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格鲁吉亚国立鲁斯塔维利电影与戏剧学院院长格奥尔吉·玛尔格维拉什维利的发言是:《戏剧艺术历史和理论教学––以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戏剧电影大学为例》,他介绍了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戏剧电影大学是一所综合性艺术教育的高等学府,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跨学科教学理念和科学研究,拓展艺术领域的就业市场,并使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能够掌握所需技能以适应世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教授戏剧艺术历史和理论,不仅使学生掌握以往的戏剧表演,还能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作品所处的社会。菲律宾大学蒂利曼分校文学院、语言与戏剧艺术系亚历山大·考特斯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后殖民背景下戏剧文学的后现代教学方法》,他介绍了Dup剧团及其教学方法,Dup是一个大学生剧团,既是菲律宾大学语言交流与戏剧艺术系的保留剧目剧团,也是该校戏剧实验室。其教学方法主旨是学生要给既定的文学作品一个有力的主题,具体要注意几个元素:1,紧张与冲突的戏剧元素;2,模仿与表现元素;3,意义与价值元素。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聂珂玲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在瑞典的亚洲戏剧历史与理论教学》,她谈到亚洲戏剧表演自20世纪中叶开始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引起普通观众和戏剧专业人士的强烈反响。中国受邀呈现的表演在欧洲和瑞典戏剧历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瑞典的戏剧国际化发展、研究以及戏剧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使瑞典对亚洲戏剧历史和理论教学的兴趣不断增强。但是在瑞典教授亚洲戏剧历史和理论过程中,专业术语与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传统戏剧表演或研究无法匹配。文莱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院刘国威老师的发言是:《以历史文献作为背景加以戏剧形式去教育现代的新加坡人》,他介绍了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如何以历史文献加以现实实际来教育新加坡人成为一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标在于让研究者在具体历史传承的研究中了解新加坡。他还讲述了一部非常典型的艺术作品《红头巾》,让学生由一个小的戏剧去演绎那个消失的新加坡,重新发现作为移民和先驱的长辈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