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大卫·钱伯斯教授开课大师班
时间:2009-09-27

 

    9月26日下午,令人期待已久的第一届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大师班正式与广大师生见面。由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罗锦鳞教授主持大师班,他介绍了来大师班授课的两位主讲人: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大卫·钱伯斯教授和中国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张仁里教授。

    大卫·钱伯斯教授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向演员和导演们传授莎士比亚的戏剧表演艺术。在纽约、洛杉矶和华盛顿,他曾经赢得了多项戏剧作品奖。纽约巴德音乐夏令营、布拉格国家剧院和布鲁克林音乐学院都上演了他改编的歌剧莫扎特的《唐璜》。本次大师班,大卫钱伯斯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是《莎士比亚:音乐、面具和神话》。

 

    大卫·钱伯斯教授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即我们为何要研究莎士比亚,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会历久弥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广为流传,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莎士比亚,我们要研究的莎士比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大师班上做出结论,但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作为导向,指引出了研究莎士比亚的一些方向。

 

    “台词!台词!台词!”哈姆雷特如是说。而实际上,台词正是莎士比亚在英语世界中表演的根本。如果把莎士比亚引入到另一种语系的另一种文化中,那么情形将会如何?大卫·钱伯斯教授邀请分别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两位学生,分别用自己的母语做莎士比亚名作《麦克白》中对白练习,探究莎士比亚台词中的音乐性,让演员按照音节的强弱去调整语句间的停顿,从而使对白变的更有力量,挖掘出潜意识下的语言艺术。

 

    使用面具和音乐进行即兴创作,这正是莎翁的内在层次所在。面具,带着宗教印迹,当戴上面具之后,镜子中的自己已然换做另外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只表现在面具上,那面具后面真实的自我又当如何表现呢?四位表演者分别戴着面具,配合着音乐进行即兴创作,以诗歌的形式对集体无意识状态进行原始的探究。表演结束后,演员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在戴上面具之后的改变与想法,让观众通过他们的表现和他们自身的体会来了解面具对于表演的一些辅助帮助。

 

    大卫·钱伯斯教授对于语言处理,从表演上对演员的训练,通过戴表情的面具、迷幻的音乐以及强烈的肢体动作结合,开发了表演者的灵感,解放了他们的潜能,打开大家的眼界。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