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我国文学、戏剧艺术的实践非常活跃,思想和文化讨论也丰富热烈,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文艺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发轫作用。鉴于此,中央戏剧学院人文学部与戏剧文学系共同主办1980年代的文学、戏剧与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于10月26日—27日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位学者与会发言,就1980年代的文艺现象、思潮、批评等问题展开研讨。
开幕式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孙大庆教授致辞
10月26日上午,会议开幕。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孙大庆教授,戏剧文学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彭涛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主编鲁太光副研究员及《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编辑朱康副教授先后致辞。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主任周泉教授主持开幕式。
孙大庆首先介绍了中央戏剧学院人文学部的建设情况,并指出1980年代文艺跨界交流的特色和传统对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借鉴意义。本次会议的召开也体现了中央戏剧学院“开放多元”的戏剧观念。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彭涛教授致辞
彭涛回顾了1980年代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重点介绍了中央戏剧学院在1980年代的历史贡献,并呼吁继承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反思探索”的宝贵精神遗产。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主编鲁太光副研究员致辞
鲁太光以蔡翔教授的新书《1980年代:小说六记》为切入点,对该书“后退一步”的研究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了1980年代对当下中国的意义,指出八十年代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仍有研究空间。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编辑朱康副教授致辞
朱康首先介绍了《现代中文学刊》期刊的发展历程,表达了期刊同仁对1980年代问题的关注,期待更加深入的关于八十年代问题的学术讨论。他认为蔡翔新著所体现的客观诚恳的学术态度,对相关领域研究者具有示范作用。
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主旨演讲环节。彭涛担任主持人。
《当代电影》杂志原副主编沈及明发表主旨演讲
《当代电影》杂志原副主编、中央戏剧学院校友沈及明以《八十年代的人和事》为题,深情回忆了她在1980年代与戏剧界、电影界人士的交往经历,并表达了要将刘树纲先生生前的手稿、剧本等珍贵文献无偿捐献给母校的愿望。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副所长、研究员毛夫国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副所长、研究员毛夫国以《“他者”与“镜像”:戏剧观论争中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为题进行演讲,他认为八十年代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契合国内社会现实和审美期待,是摆脱戏剧危机、打破斯氏戏剧表演方法的重要理论武器。布氏理论的传播,对我国话剧演剧学派的建构、跨文化戏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学组“小说六记之内”专场
10月26日下午,1980 年代的文学、戏剧与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小说六记之内”专题在中央戏剧学院办公楼314举行。
本场涉及的作品都是八十年代前期“改革文学”相关的作品,四位发言人的讨论涉及《鲁班的子孙》《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等文本,以各种角度对改革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变化、新旧伦理冲突等内容进行分析。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谢俊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谢俊发表了题目为《电光火锯里的小木匠:占有性个体、法权制度与改革开放的动能》的报告。谢俊先由现代理性经济人与物权的关系出发,提出洛克的物权理论与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审美化的关联。继而,谢俊指出在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文学中,同样有大量对“小生产者”劳动行为的审美化描写,但在《鲁班的子孙》中,却出现“小木匠”这样的理性经济人或占有性个体形象,从而突破了小生产者形象。通过在叙事技法分析上指出视角阴影、叙事暴力等手法问题,谢俊的分析提炼出一个非保护性描写下的野蛮的改革英雄形象,并分析了这个形象具有的占有性个人主义新伦理,以及他如何通过技术、资本、权力与风险等要素形成一种新理性经济人格,并以蓬勃的动能把改革的资本和能量充分调动起来,催生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个私经济的迅速扩张。
上海大学副教授朱羽发言
上海大学副教授朱羽继续谢俊的讨论,发表了题目为《〈鲁班的子孙〉与改革时代“消失的中介”》的报告。朱羽由对杰姆逊提出的“消失的中介”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王润滋的这个文本所保留的改革时代的“消失的中介"。通过对《鲁班的子孙》中人物塑造与叙事形式等内容的细读,朱羽尝试在老木匠、富宽等人物身上解读出既不属于旧,也不属于今天对于改革的主流认识的那些复杂历史中介元素与被压抑政治、伦理可能性,并在此之上进一步还原改革机制自身蕴含的抵抗性,将“必然性”的历史问题化。
重庆大学助理教授石磊发言
重庆大学助理教授石磊发表了题目为《定性与增殖——〈芙蓉镇〉中的胡玉音形象批评史论》的演讲。石磊从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出发,细致分析了《芙蓉镇》中的胡玉音形象在四十年批评史中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即“普通劳动妇女、动物—经济人、道德—经济人”论述,并对其背后的认识装置、话语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分析。石磊指出,“普通劳动妇女”论述立足于80年代早期人道主义,“动物—经济人”论述从生命政治的翻转逻辑将动物性和经济人纳入到对“人”的理解中,而“道德—经济人”论述则进一步打开了伦理讨论的空间。
清华大学副教授陈湘静发言
清华大学陈湘静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以人情为根基的总体性世界——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普遍性与地方性》的演讲。陈湘静细读《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区分出两部作品对“人情”“关系”的差异性对待,继而分析了为何在前者中作为庸俗之物的人情在后者那里被认为具有塑造普遍性共同体的能量。结合《平凡的世界》成长小说的模型,陈湘静指出,小说中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农村子弟的成长呈现出通过教育实现新共同体的理想。同时,大量基于同学情谊的互帮互助则实现了对改革时代城乡差距的弥补,这就是说,《平凡的世界》体现了改革时代以教育为主要上升渠道、以劳动为道德基准的启蒙主义价值,将“人情”放置在了路遥对新型总体性世界的展望之中。
戏剧组“80年代戏剧演出”专场
10月26日下午,戏剧组“80年代戏剧演出”专场在《艺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崔金丽的主持下顺利展开。
《艺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崔金丽主持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翟月琴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翟月琴以《异质空间中的主体重建——作为虚幻乌托邦与现实透视图的上海探索戏剧》为题,分享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探索戏剧的珍贵一手资料。她在诸多上海探索戏剧当中,籍福柯的“异质空间”概念深入剖析了三部代表性剧目,分别是《只有一个地球》《月祭》《二十岁的夏天》,为我们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戏剧创作与演剧现场,对于重新思考戏剧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等多元多位关系,以及20世纪80年代主体精神的重建乃至当下的戏剧文化生态都不无意义。
中央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叶青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叶青发表题为《80年代小剧场戏剧实践与戏剧性的再造》的演讲,探讨了“小剧场”如何定义、小剧场与大剧场的关系等问题,并对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的形式革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叶青认为,小剧场实践意图重新打造一场关于戏剧的形式规定与审美原则并将其成功移植到大剧场之中,反对的是逐渐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体制。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周珉佳发言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周珉佳以《1980年代北京人艺“洋戏土演”的底层逻辑及深远影响》为题,从人艺传统创作体系出发,提出“补偿性归化翻译”奠定了引进西方戏剧的基础。“洋戏土演”的底层逻辑在于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探索,和打破“被规训”的风格预设。她认为,人艺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学为指引,做到“新戏新演”。
国家图书馆助理馆员郭羽思发言
国家图书馆助理馆员郭羽思发表了题为《作为事实抑或“旗帜”的“话剧姓话”——以20世纪80年代北京人艺引进剧目为中心》的演讲。她聚焦五部引进作品,阐发了“话剧姓话”这一理念的内涵、应用及流变。再由北京人艺在八十年代的主体性选择入手,探讨了“广义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强调“话剧姓话”及其连带的写实性演出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指向。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副教授张帆发言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副教授张帆以《改革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艺术综合与历史层累——以实验戏剧<街上流行红裙子>等为例》为题进行演讲。他提出,8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是一个跨领域运动,他重点比较了实验戏剧《街上流行红裙子》与改革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认为二者在人物形象和主题层面都具有相似性,体现了改革时代背景之下,早期现代主义运动过渡性与总汇性的特征。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栗征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栗征以《新写实的潮流与契诃夫的影响——谈沈虹光剧作中的日常生活》为题,以新写实小说和契诃夫戏剧为参照解析沈虹光的剧作。他认为,沈虹光的剧作与新写实小说在以物质匮乏为叙事起点、描写婚姻生活的乏味和经营婚姻生活的艰辛、平民意识的价值取向的特征上有相近之处。同时,沈虹光剧作受契诃夫影响很深,区别于新写实小说,她的作品以潜在的诗意光辉笼罩,提升日常平淡生活。
文学组“小说六记之外”专场
10月27日上午,研讨会进入“小说六记之外”专场。本场讨论从八十年代早期改革小说经典的讨论转移到一个更开阔的面向,五位发言人就八十年代思想史及科幻文学、电影“85新潮”等问题展开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石岸书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石岸书发言的题目为《1980年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与纷争——从周扬的“三次说”到李泽厚的“变奏论”》。石岸书在报告中谈到,“三次说”的关键在于将延安时期作为历史中介,将八十年代和延安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对接起来;而“变奏论”则将八十年代的改革放在了五四运动的延长线上,显示出以李泽厚为代表的“新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主体性的崛起,并参与到了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之中。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帆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帆发言的题目为《视差之见与“中国”视界——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国周末”中的新时期文学海外现场(1979-1981)》。这个报告聚焦的是新时期初在“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内地和海外华裔作家在讨论“伤痕文学”“朦胧诗”等新时期文学现象时的争论情况,杨晓帆以这个海外现场为观察点,着重关注了王蒙、艾青、丁玲等老知识分子在域外交流里表达的复杂的文化立场和思想姿态。
武汉大学副研究员孙大坤发言
武汉大学副研究员孙大坤发言的题目为《在抒情与失语之间:巴金〈随想录〉》中的记忆与希望》。发言重点讨论了《随想录》作为记忆文本,在回忆性文字里所展现的记忆与修辞的复杂性。回忆性内容是巴金晚年著作的最重要部分,孙大坤以比如《怀念叶非英兄》等为例,阐述了回忆写作如何使巴金完成自我疗愈、塑造自我姿态的问题,并且提出从“失语”与“抒情”两种言说形式出发,巴金文本还表达了“未绝大冀于方来”的“希望”姿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静发言
接下来的两个讨论则把观察八十年代的视角从思想领域转移到了文化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静做了题为《幻想与科普的张力:社会主义文化的自发性问题》的报告。李静的报告以1983年清污运动对“科幻文学”的批判为切入点,讨论了从“科普”到“科文之争”中不同立场,并把八十年代的这场论争理解为一次复杂的“文化政治斗争”。报告主要以叶永烈在1979—1983年的争鸣作品为分析对象,细致爬梳了其四个阶段的创作,并深入分析对叶永烈的批判,以此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复杂面貌。
北京电影学院讲师张小迪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讲师张小迪的发言则是《中国当代电影中的“85新潮”》,该报告以1985年之后电影里的“当代艺术图像”为讨论核心,从丰富的文化史层面对八十年代话题做进一步补充。张小迪的讨论从电影和当代艺术的镜像关系作为切入点,集中讨论了电影《城市假面舞会》里的“文字”镜像和电影《周末情人》里 “路标”装置,说明“85新潮”的艺术实践渗透进当代电影的状况,并进一步挖掘八十年代集体意识形态的裂变情况。
戏剧组“80年代戏剧思潮”专场
10月27日上午,研讨会进入“80年代戏剧思潮”专题。本场发言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研究员毛夫国主持。
厦门大学助理教授许昳婷发言
厦门大学助理教授许昳婷的演讲题目是《“话剧民族化”的语境演变与价值重塑——一种基于概念史的考察》。她对“话剧民族化”的发生背景与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认为“话剧民族化”这一概念在当代中国进行了价值重塑,并具有明确的“重审西方”与“重返东方”的文化姿态。她认为“话剧民族化”的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话剧现代化与世界化的逐步体现,也是中国的文化形象不断变化的见证。
中央戏剧学院讲师方桂林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讲师方桂林以《略论中国当代话剧的“人学”批评——以谭霈生、董健的剧论为中心》为题展开发言。他从时代背景、理论资源、历史判断、审美趣味等角度对谭霈生与董健的“人学”观念做出比较分析,并指出“人学”与“人民性”思想的缠绕关系,认为80年代“人学”观念作为一种历史资源,有效丰富了“人民”概念的内涵。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实习员赖斌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实习员赖斌以《再解读:戏剧观论争中的自明性》为题进行演讲。他基于历史语境,参照福柯知识—权力理论事件化方法以及布洛克分析美学的理论主张,对“戏剧观”与“戏剧危机”、“戏剧观”与“戏剧形式”这两组关系进行再思考,以期清除加诸于两组关系之上的自明性,而后在事件化和历史化的语境中重新思考戏剧观讨论的意义与启发。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陈健昊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陈健昊以《告别传统与未完成的现代性:重探1980年代的“戏剧现代化”思潮》为题,重审八十年代语境下的戏剧现代化进程,从戏剧对传统的扬弃、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对戏剧现代性内涵的重建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和戏剧启蒙、审美现代性同市场体制的错位、与传统的复杂关系三个角度切入,揭示了八十年代戏剧现代化的“未完成”性质及其意义与启发。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祝贝妮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祝贝妮发表题为《社会主义新浪潮,或改革家形象的含混性——谈〈血,总是热的〉》的演讲,介绍罗马尼亚石矿电影《沸腾的生活》对《血,总是热的》的影响,认为该电影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感性认识,构建了融合现代主义技术、物质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现代化景观以及设计了独树一帜的人物设置和魅力、含混的人物形象。
文学组“关于《小说六记》”专场
10月27日下午,会议进入“关于《小说六记》”专场讨论。本场讨论首先由《1980年代:小说六记》的作者、上海大学蔡翔教授做主旨发言。
上海大学教授蔡翔发言
蔡翔老师首先从自己的个体经验谈起,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80年代的亲历者,希望通过重写和思考1980年代,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重新激活八十年代的能量的写作初衷。在这个目标下,蔡翔老师鼓励更年轻的学者积极参与关于1980年代的讨论,说明非亲历的研究者可能具有的拉开距离、整体把握时代特征并抽象出普遍性的优势。随后,蔡翔老师又从多个角度提出进一步研究八十年代思想文化问题的建议,如:如何把握80年代通过改革开放释放的力量;如何去研究八十年代和前八十年代的历史纵深的深刻关系;如何以研究八十年代的“人”为视角,从八十年代如何被“制作”出来的角度去理解八十年代;应该如何把八十年代看作一个分裂与重组、故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如何把八十年代看作一个由激烈的、例外状态革命年代过渡到一个平稳的、凡俗的时代;如何用“偶然性”的视角去认识八十年代的发生和发展;如何以文本细读为功夫,进一步发掘文本和各类思想文献下隐蔽之物;以及如何建立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等等。
讨论环节发言
蔡翔老师发言后,来自《小说选刊》的李云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何吉贤、程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鲁太光、李静,北京师范大学的符鹏,华东师范大学的朱康、石岸书,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晓帆,中央戏剧学院的张晴滟等老师纷纷基于自己的研究兴趣就《1980年代:小说六记》及该著作触及到1980年代的文学、戏剧和思想文化问题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讨论。
戏剧组“80年代戏剧批评”专场
10月27日下午,戏剧组“80年代戏剧批评”专场在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戏剧》杂志社编辑田艳的主持下顺利展开。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戏剧》杂志社编辑田艳主持
山西大学副教授张磊发言
山西大学副教授张磊发表了题为《返观历史时刻:“致知”之困与“格物”之辨——1980 年代戏剧发展的回溯与启示》的演讲。她以“重访”的方式回顾了1980年代艺术实践与理论引领间存在着的裂隙与错位,表明话剧作为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独特样本,当其创作的“致知”之路陷入困顿时,戏剧理论界围绕戏剧观等问题展开了持久的“格物”之辨。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编剧刘婧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编剧刘婧以《从舞台到文本:1980年代戏剧观大讨论中的编剧创作》为题,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观”论争的出发点是“舞台呈现”,编剧创作观念也随之出现了整体性转向,在题材选择、戏剧结构、人物内心外化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赵文壮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赵文壮的宣讲题目是《舞台上“革命家庭”的构建与终结——从80 年代对〈槐树庄〉“再评价”说起》。他由1980年代对《槐树庄》的“再评价”为切入点,通过作为人物原型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溯源和舞台“形象—形式”的版本辨析,还原不同历史时期的外部环境对“作家—作品”内部的影响,使我们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在矛盾和断裂中所产生的历史延续。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黄凤仪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黄凤仪的演讲题目为《80年代振兴地方戏及其与70年代文化革命的复杂关系管窥——以川剧为例》。她聚焦于川剧改革的历程和改革的情况,通过详尽的史料数据,探析70年代“移植”运动推行的情境与目的、川剧高腔与京剧样板戏在移植中的矛盾张力与音乐革命成果,继而重审80年代“振兴川剧”的改革情况,并在川剧发展的困境中看到地方戏何以长足发展的启示。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张可妍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生张可妍以《“批判”、“热情”与无法言说的历史——以魏美玲对改革开放时代的舞剧评论为中心》为题,通过70年代到新时期的芭蕾舞剧的丰富案例,论述了她关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舞剧‘转向’”问题的理解,认为20世纪中国芭蕾舞剧实践中存在一种贯彻始终的情感动力——热情;而“批判”则是开启八十年代“转向”,解决“热情”与现实问题的关键一环。
闭幕式
谢俊主持闭幕式
10月27日下午,会议闭幕。闭幕式由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谢俊主持,谢俊对与会学者的论坛发言做出了学术总结,对支持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与会学者、学生志愿者等表达了感谢。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