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学术人物介绍(八)| 麻文琦
时间:2024-09-19


麻文琦,中央戏剧学院人文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副理事长。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获戏剧影视学博士学位。自2001年至今,先后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和人文学部。在学术刊物和媒体发表多篇论文和评论,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教改课题,编剧作品有话剧《其香居茶馆》《阿Q正传》《等待戈多》《玩偶》等。


麻文琦教授是我国当代戏剧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戏剧理论研究者、戏剧演出评论者。出版著作有《水月镜花——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戏剧》(专著)《欧洲喜剧类型研究》(专著)《中国戏曲》(合著)《戏剧艺术》(合著);在《文艺研究》《戏剧》《中国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戏剧评论,其中代表性的论文《卡塔西斯,以怜悯/恐惧的情感体验方式——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一种解释》《英雄与超人,以崇高的名义——对一种与亚氏悲剧观相抗衡的悲剧理论的分析》《后戏剧剧场的后现代性——兼议“呼唤戏剧的文学性”问题》《布莱希特的戏剧遗产》,以及评论《为什么重提<蒋公的面子>——关于当代戏剧批评及其美学原则的思考》《<伪君子>的政治性及其“当下化”策略——从立陶宛国家话剧院<伪君子>的演出说开去》《赞美型正剧与现实主义——从话剧<谷文昌>的“创作密码”说开去》等,以其独到的观点、清晰的逻辑、个性化的文风收获了良好的学术声誉。


麻文琦教授主持学术论坛并参与讨论


中戏任教以来,麻文琦教授致力于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人才培养,先后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戏剧类型与戏剧性》、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提升项目《戏剧艺术鉴赏系列教材与二维码技术运用》,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的子课题、中央戏剧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历史叙述与美学阐释——新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喜剧演剧艺术》,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和《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助力了学院的科研学术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麻文琦教授于意大利皮卡洛剧院留影


近年来,麻文琦教授作为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戏剧课程标准制订组组长,参与修订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并主编出版了《艺术·戏剧(含戏曲)》初中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艺术·戏剧(含戏曲)》小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外研社),为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改革、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麻文琦教授与毕业研究生合影


麻文琦教授不仅在戏剧研究、批评和教育领域取得了成绩,而且也在戏剧创作领域不断进行实践,努力从舞台艺术实践中汲取最鲜活的经验,反哺其戏剧研究、批评和教育,其参与改编的话剧《其香居茶馆》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资助,参与改编的话剧《阿Q正传》是乌镇戏剧节的受邀演出剧目。

所获奖项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2020年获得“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理论奖二等奖。

科研感言

学术研究的方向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是想与创作产生更为密切的对话,我的学术兴趣可以划归到这一种方向里。而要在这个方向取得成绩,少不了理论阐释技能的训练,但也许同样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种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所以在我看来创作实践是学术研究的必须。

上一条
没有下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