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一年无似此佳时。
中秋,源自先民的天象崇拜,
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
取诸月数,则蟾兔圆,
故曰‘中秋’。”
在中秋,
人们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月明,
不约而同想起故乡。
月亮,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们的万千思绪,激发了无数创作者的灵感与激情。
无论是《西厢记》中的:“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还是《霸王别姬》中的:“轻移步走向前中庭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抑或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罗密欧要指着月亮起誓,朱丽叶果决地打断:“不要指着月亮发誓,月亮变化无常,每月有圆有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也会发生变化。”
又或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长期战斗在白色恐怖下的兰芬与李侠,当在中秋看见满月,也久违地想起结婚时的夜色,想起流逝的时间、久久未见的战友。
月色,既赋予人浪漫的联想,
也时刻予人对“变化”的恐惧,
或许正因如此,
中秋才格外惹人珍惜。
在万物丰硕时,一轮满月,
怎能教人不动容,
怎能叫人不赞叹一声: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但无论是戏剧,还是生活,
都因矛盾与动荡而精彩万分。
月有阴晴圆缺,
但青藤常青,梦想长明。
当我们被无数作品浸润,
当我们被岁月长河淘漉,
那份独特的见解与智慧油然而生,
如在身体里升起的一轮满月,
无论四季,无论冷暖,
都在前方指引,于左右相伴。
祝你相信,
心有光华月自明。
祝你纵历经狂云骤雨,
一片初心仍如月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