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光明日报]大力繁荣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
时间:2008-07-10

 


 
  编者按
  为探索新形势下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要求,更好地推动我国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近日,文化部艺术司在京召开了“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剧作家、导演、演员、院团长和理论家,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丰厚积累与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历史使命,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积极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时代精神,更好地繁荣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
  让现实题材成为舞台剧艺术创新的第一动力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
  随意浏览我们当下的舞台剧创作,就会发现“非音乐类”的话剧较之音乐类戏剧更“贴近”现实题材。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后者的艺术语言形态较之前者更加远离日常生活形态。以远离日常生活形态的艺术语言去把握贴近日常生活的现实题材,不仅题材难以成为语言的对象,语言也难以成为题材的代码。对于已经或正在“范型化”的中国戏曲各剧种而言更是如此。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歌剧、舞剧和地方戏曲在“贴近现实”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事实上,除话剧对现实题材积极表现并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外,有些地方戏曲,比如豫剧、评剧、花鼓戏等,在表现现实题材、特别是在表现农村题材的“小戏”创作上表现不凡。这就是说,尽管我们民族戏剧历来有“以古为鉴”、“温故知新”的关注非现实题材的“现实性”传统,但许多地方戏曲在服务地方群众的演出实践中,还是认识到了“贴近现实”的必要和重要。
  提倡或者申说舞台剧现实题材创作的难度还在于,我们不仅要积极表现现实题材,而且要通过题材表现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不仅要变通舞台剧在历史表现中确立的艺术法则,而且要在舞台剧现实题材的表现中实现艺术法则的重建。我们注意到,当我们的音乐类戏剧在现实题材的表现中空缺了工业题材和都市题材之际,国外舞台剧却在对这类题材的表现中“与时俱进”地出现了“音乐剧”。音乐剧的出现,在艺术手段的综合性上体现出与中国戏曲相似的特征,但其真正的意义却在于“非程式化”的表现——在于不为某种先在艺术法则而回避鲜活的现实题材,在于为生动的现实题材去创建独特的艺术形态。说到这里,我们已十分明了:舞台剧创作中现实题材表现的问题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题材”的问题。它之所以是个重要的课题、困难的课题,在于它还是艺术创新——包括艺术新法则的探索和艺术新形态的建设的第一动力。
  感悟时代、创新艺术是成功的关键
  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季国平
  比较起历史题材剧目的创作,现实题材剧目的成绩还相距甚远,不仅选题比较单调,相当一些剧目只描写当代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而即使写先进人物,也每每写成了“活报剧”,或者题材是现实的,但内容给人以陈旧感,人物是当代的,但并无“当代”之感,手法陈旧,缺少艺术的创新。我们提倡写现实题材,更提倡写好现实题材,关键在于把握时代精神和创新艺术手段。
  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说,生活有多精彩,我们的戏剧就应该有多精彩。只要是健康和有益的,作家艺术家就应该放开视野,让一些新的题材进入戏剧创作领域。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更应该与时代同行,揭示生活本质,把握时代精神;而且,时代前进了,现实题材的创作呼唤新的表述方式和演出样式。尤其是戏曲,其表现形态和手段(程式)与当代生活形态是有距离和矛盾的,这是戏曲表现现实题材不如话剧的主要原因。戏曲艺术的表现力要随着时代发展,创新艺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产生了一些较为优秀的现实题材剧目,比如《郭双印连他乡党》和《十二月等郎》,其经验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要着重表现人的感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安葵
  现实题材因为所反映的生活为观众熟悉,容易引起共鸣,在用先进的思想引导人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它的长处呢?我认为戏曲艺术要着重表现人的感情。
  说现代戏的长处在生活气息浓厚是对的,但它更长久的魅力还在于透过生活气息所表现出的人的情感。比如豫剧《朝阳沟》所反映的生活早已成为过去,但它至今仍为广大观众所热爱。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表现了河南农村老辈人和青年人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朴素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就具有更大的力量。眉户剧《迟开的玫瑰》证明了这一点。主人公乔雪梅为了照顾父亲和弟弟妹妹,牺牲了自己的婚姻爱情和上大学深造的机会,看到弟妹的成功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并不吃亏。这部作品在全国有广泛影响,说明观众接受作品倡导的讲奉献的价值观。
  实践证明,戏曲和话剧都能很好地表现现实生活,但可以有不同侧重。话剧可以表现更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更真实的场景;戏曲则更应发挥“以虚写实”的长处,着重表现人的感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分工,两种艺术形式还应互相吸收借鉴,不断增强自己的表现力。
  关键要增强艺术感染力
  原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熹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演出市场化日渐深入、艺术欣赏的选择更加自由、泛娱乐化倾向对观众审美趣味的影响不可忽视的情况下,现实题材戏剧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一点在于要尊重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深刻认识创作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心灵性活动,努力增强戏剧演出的艺术感染力。
  只有把社会责任感和心灵自由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指引下,深刻地认识生活、发现生活,让艺术成为时代前进的火炬和号角;才能激发创造的灵感、想象和能力,调动埋在心灵深处的生活感受和情绪记忆,灌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从而凝聚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和我们一起沉潜于情感的体验之中,受到感动,得到启发。必须以一颗敬畏之心直面生活,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符合生活真实的情节、冲突、细节、语言、人物等,也才能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台作品。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特别是以英雄模范人物为原型的创作,不应该把事迹当作真实,不应该只重事迹而轻视真实,不要以为把这些真实客观的事迹材料组织起来就可以产生真实感人的作品。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需要现实、事实、事迹,但更需要想象、虚构、发现和创造,需要艺术家情感的浸泡和理性的照耀。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戏剧创作,更应当正确而深刻地反映我们这个急遽转型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现实,努力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不仅指正面人物),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活,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新人物形象身上反映社会的巨大变革,反映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代表普通百姓的心声和愿望,揭示普遍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困惑。这种新人物,不管他是英雄还是百姓,不管他是富翁还是贫民,不管他是经商还是做官,他都必须是独特的、典型的、可信的、新鲜的,来自当下生活的。
  在生活基础上遵循典型化原则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高扬时代精神,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当代题材的优秀剧目,如《黄土谣》、《矸子山》、《郭双印连他乡党》。
  从艺术创作内在的规律方面看,它们对我们的启示颇多。第一,扎根于当代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生活,深切地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厚积薄发。《黄土谣》、《郭双印连他乡党》的作者,生活积累很丰厚,《矸子山》的作者李宝群,长期生活在矿工的环境中。他们创作的成功,启示我们要不断重温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关于艺术家与生活、与人民关系的论述。第二,表现当代先进人物形象的剧目创作,也要遵循典型化的方法。第三,把领导“要我写(演)”转化为“我要写(演)”,且不吐不快,是创作出当代题材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像孟冰、李宝群等那样遵人民之命、遵时代之命、遵作家艺术家良知之命,把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己的使命感,自然会对某些自己熟悉的当代题材产生“我要写”的创作冲动,把自己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某些题材的感情体验、理性思考转化为自由表达,获得施展艺术才华进行创作的广阔空间。
  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
  紧贴大地 走进人心
  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
  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基本戏剧审美需求,更关系到在多元化文化发展中,戏剧的生命进程、生态保护和如何确立新的发展地位的问题。民族现代戏曲的诞生,完全是现实生活自然弹压与呼唤的结果。当一种艺术样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精神审美需要时,它的突破性创新便会应运而生。因此,也可以说,现代戏的降生是民族戏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分蘖,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代戏在火热的现实生活面前,之所以还发不出强烈的声音,还不能完全形成气候,一是创作者关注当下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不足,甚至对当下生活的表现显得过于冷静、漠视;二是生活视阈狭窄,无法把握大的脉动,对现实生活的发言构不成冲击力;三是主题开掘不深,表面冲突轰轰烈烈,却打不开人物心灵,内里苍白缺血;四是思想力量贫弱,有些作品的思考甚至落在观众之后,无法接通观众血脉;五是价值引领乏力,在故事和生活的大量罗列铺排后,却凿不开精神光亮的天窗,使作品平面化,甚至思想和精神矮化;六是太喜欢演绎新观念,与传统尖锐对立,缺乏循序渐进的内在文化肌理的承接与转换,导致观众不乐意接受;七是太注重甚至迷信社会精英层对生活与现实的评价标准体系,脱离大众对现实的实际体证与感受;八是趣味不足,一本正经,严重缺乏吸引当代观众的艺术机趣和资质。
  我们深切呼吁,应加大对现实题材的规划、扶植以及演出推广力度。一是加强题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生产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好戏。二是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一度二度创作上,给予资金的充分保证,这是加强和提升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的必备“硬件”。三是应该加大演出推广力度。
  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
  现实题材要“以人为本”
  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
  话剧曾经发挥过多种功能,就像火炬,它可以给你照亮脚下的道路,它可以让你看清周围的物体,它可以把温暖传递给人们,它可以向远方发布信号,它可以点燃烧烤食物的篝火,它可以当成自卫的武器,它还可以成为洞中或殿堂的饰物……然而,火炬更重要更本质的功能是,它照耀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以沸腾的热情和明亮的希望。
  如今的时代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和平年代,更重要的,这是中华民族为自身的复兴而创建文明的新时代,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话剧的本体功能决定了这门艺术在这样的新时代大有可为。话剧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就是发现人、探求人的命运,探索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状态的艺术。当然,这种探索不是冷漠的而是热忱的,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不是检验式的而是激活式的,不是茫然模糊的而是洞若观火的。因为“戏剧起源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不是起源于世界本身”。
  所谓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源(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根本,人(民)是根本。所有经历过十年“文革”或深刻了解十年“文革”的人都会对当今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的核心理念而欣喜若狂。是的,我特别强调欣喜若狂的“狂”,就是老杜那个“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狂”!所有那些曾经做过“套中人”的剧作家们同样是“喜欲狂”——话剧的本体功能可以尽情地发挥了。
  呼唤真诚 呼唤能力 呼唤情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
  伴随着社会改革深刻而有力的进行,现实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日渐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应该说,近年来的现实题材创作,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历史深度的作品。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作品还是太少了。相当一部分作品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在现实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我仍然想大声地呼唤,呼唤真诚,呼唤能力,呼唤情感。
  真诚是现实题材创作的基础,它不仅是指艺术创作动机的真诚,也包括创作者面对生活,面对自身,面对社会时持有的一种真性情。
  能力是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保证。说到底,现实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不是题材层面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驾驭的问题。它首先要求创作者的,是深入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发现、认识和理解新生活、新人物、新事物的能力。再次是艺术化表现生活的能力。作品如何从现实生活到艺术表现进行转化和突破,需要独特的创造性,而不是一般化的沿袭。
  情感缺失是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从政治批判、道德说教、社会价值等领域逐渐走向历史阐释,应该说是一种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情感领域也是事实。一些作品或反映民俗民风,或传达文化意蕴,或揭露社会弊端,就是不触碰情感。其实,情感才是观众接受那些政治、社会、历史和道德内容的基础,情感才是一切艺术作品最值得表现的内容。
  要关注剧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
  建国初期,写话剧的作者,全国有一千多人,军队有五百多人。“文革”前写话剧的剧作家全国还有四五百人,军队还有一百多人。“文革”后,粗算一下,也有五、六十人,但今天还在写戏的有多少?全国算算不过二十几人,全军数数不过十人。问题是,这些人大都是五十岁上下的年龄,年轻一代的编剧除上海有几位已经走向成熟,全国能数出多少?我们军队能数出来的只有五位,其中四位还不能完全按照编剧的写作计划进行工作,大量的时间用于写小品和歌舞晚会的串场词。没有好的剧作家,哪里会有好的剧本?
  社会需要给予优秀剧作家足够的尊重。即使我们不是为了出名而写话剧,但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能有一部成功的剧作问世时,剧作家却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认同和尊重,这不仅是对剧作家人生信仰的冷落,更是对他们感情的伤害。与此同时,那些出名的导演和演员却尽情领受着媒体和公众的青睐。社会和媒体对剧作家的创造如此漠然,不能不给剧作家的心理和感情带来一丝悲凉,尽管我还没有动摇,但我自己内心里也面临“红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
  能否出台一个政策或建立一个制度,像扶持重点作品一样,扶持重点作家?让那些优秀的剧作家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影响,真正做到潜心创作。同时,建议在研讨创作问题时,一定要请有关领导部门、特别是院团领导参加,让他们也知道话剧创作的规律,在决策时,在确定题材时,能够认真听取并尊重剧作家本人的意见和建议。
  现实题材为舞台注入活力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战线明确提出的精辟要求。这一要求当然应该也必须成为当今戏剧艺术创作的原则。毋庸置疑,话剧这个艺术品种在这方面不仅具有本体的独到优势,同时也有它在中国大地植根、发展、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宝贵传统。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话剧同其他舞台艺术门类一样开始滑向低谷。而辽艺人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过努力,结合辽宁的乃至东北的地域情况,不断实践,刻意求索,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我们的着眼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如何使话剧最大程度地走进大众的心里,使广大观众从拒绝话剧到看话剧再到爱看话剧。这就要求剧本更紧密地贴近生活实际,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矛盾,更自觉地代表人民意愿,更深切地关注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要求导演、舞台美术,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力求完美,要求演员最大程度地摒弃概念,一改旧话剧表演模式,努力缩短观演之间的距离,追求真诚、朴实、生活,最大限度的掩藏表演痕迹,让观众感到舞台上的人物实实在在亲切可信。
  喜忧参半 喜大于忧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
  从当前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现状的总体看,本人的感受是喜忧参半,喜大于忧。
  喜的是:现实题材创作得到高度重视,各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很大支持;集合、磨砺了创作队伍,推出了一批新作品;新作品绝大多数属于主旋律作品,思想内涵积极、健康,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与功能;舞台制作经费的增多及高新技术的引入,使院团在舞台装置、演出设备和声光技术等方面,日趋先进现代。
  忧的是:从整体创作态势看,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商业性之间达到平衡的优秀作品还是少;一度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雷同化、概念化、形式化的倾向;二度创作也存在模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建议:一、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的关键环节和目前创作的瓶颈仍是一度创作——剧本,要建立机制,鼓励、激励剧本创作。二、要提倡有艺术责任感和艺术家良心的戏剧批评。三、通过经典、优秀剧目的有独创性的重排,磨砺、提升创作队伍的艺术水平,并通过演出经典剧目培养观众。可以在艺术节、戏剧节评选优秀剧目时,像美国百老汇一样设经典剧目重演奖,鼓励对经典有独创性的解读、演绎。
  继承经典 有效创新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
  经典戏剧的优秀传统要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真正有效地起到促进作用,它就必须要充满生机地活在舞台上!这对话剧院团来说是开阔创作眼界、锻炼创作能力,而对话剧观众来说则是丰富观剧经验、提高艺术鉴赏力。近几年的创作实践和从观众那里得到的强烈反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领悟到经典作品对创作人员和对观众群体的深远影响力。应该努力让这种影响对创作人员和观众群在更大范围里扩展并且经常性地持续,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更多的剧团不但经常有戏演而且经常演高水平的戏,让更多的观众不但经常有戏看而且经常看高水平的戏。鲜活的戏剧经典对我们的新剧目创作肯定会有扎实的启迪和促进。
  意欲解决创作实践中“创新”的课题,有必要将我们曾经有过的对戏剧艺术本体的反思和研究延续并深入下去,这其实是在根本意义上回归戏剧的“传统”;对经典名著不是仅在书面上研究,而是要在演出创作实践中积极地学习、继承、传播,也许能更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创新”。
  现实题材的开拓与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平
  就本世纪以来的现实题材话剧创作而言,不但创作题材有了新的开拓,艺术质量也有了提高,出现了《地质师》、《父亲》、《黄土谣》、《郭双印连他乡党》、《天籁》等一批优秀的作品。
  一是从写社会问题到向真正的艺术创作层次迈进,如《地质师》和《父亲》。二是从表扬好人好事到创造人物形象升华。一些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剧本创作往往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用“好人好事”堆出来的。严格地说,这样的戏剧离真正的艺术创作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近年来,这种现象有了改善,出现了一批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创作的、令人激动的作品,如《郭双印连他乡党》。三是从展览事件到学会讲故事。以前经常停留在罗列事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把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剧中虽然写的都是真实的事件,却因为缺少故事性而不感动人。这种现象在近年来现实题材话剧的创作中出现了改变,如孟冰创作的《黄土谣》。
《光明日报》2007年6月15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