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焕引
举办了3届的大学生戏剧节并没有像大学生电影节那样繁荣,由于戏剧节参演剧目质量不能被保证,虽然精神可嘉,但最终还是被无情的市场淘汰,这其中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位于北兵马司胡同的实验剧场,现在称北剧场。究竟北剧场应该何去何从?记者近期跟踪了解到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个多月前,位于北兵马司胡同的民营剧场——北剧场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个消息令不少戏剧爱好者扼腕叹息——近几年,在这个舞台上的确上演了不少好的作品,而且其一贯倡导的民间戏剧的概念,尤其是“大学生戏剧节”的举办,更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从而成为了戏剧圈内先锋实验作品与观众见面的理想场所。
就在大家还在为北剧场的凋敝而感怀不已时,它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大的剧场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倒闭而显得荒凉潦倒,而是开始了紧张的装修与粉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仅剧场内外被重新粉饰,并更换上全新的舞台灯光,现在的北剧场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一座标准的现代化剧场,10月19日终于重新与观众见面。
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在于北剧场已经被它的近邻——中央戏剧学院正式接管。中央戏剧学院位于东棉花胡同,而后身就是北兵马司,在地理上与北剧场的位置有着天然的便利。中央戏剧学院本身拥有一座能容纳700余人的逸夫实验剧场,和两座黑匣子小剧场,现在把北剧场招入旗下,并投资100余万元对其进行改造,为的是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创造更为宽松的艺术实践平台,并让观众能够更多地了解戏剧、认识戏剧,从而爱上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作为高等艺术学府,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舞台影视方面的艺术人才。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了解,这些明星在中央戏剧学院4年会受到怎样的训练,而锻造出如此出色的演技。其实每个学期在中央戏剧学院都会上演很多台的观察生活练习、小说改编的小品、独幕剧以及中外名剧片段等汇报演出。不要小看这些汇报演出,这是从中央戏剧学院走出去的每个演员、导演、编剧以及舞台美术工作者在校学习的必由之路。虽然这些作品不能与完整的戏剧作品相比,但稚嫩却充满闪光点,比完整成熟的大戏更具吸引力。
但是由于场地时间有限,只有很少人能看到这些精彩演出。现在中央戏剧学院有了北剧场,社会观众将有机会看到这些演出并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优秀的舞台演员和舞台作品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而学生将通过这个剧场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走向社会,接受来自社会观众的检验。
很多人曾经担心,北剧场被中央戏剧学院接手,其原有的风格会不会失去?老百姓还能不能踏进它的大门?原来北剧场的经营者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接手并不会影响这一宗旨,反而会为它的实现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其向社会公演剧目将沿袭低票价的传统,而为社会所关注的“大学生戏剧节”,也已经纳入中央戏剧学院的使用规划,并有逐步做大、继续增强其影响力的计划。所以,将来的北剧场,不仅仍然会继续上演那些来自民间的戏剧,而且凭借中央戏剧学院在国际戏剧界的知名度,将有更多更好的国内外作品进入北剧场,展现在首都观众的面前。“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10月19日在北剧场的签约仪式已经成为北剧场的开锣大戏。
现在,随着中央戏剧学院举办的国际表演研讨暨系列演出活动的到来,我们期待着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梦剧》、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的《老婶娘·墙》、《芝麻开门》等剧在这里的上演,我们期待着这座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剧场再度复兴,当然,这还要靠完善的经营和丰富的演出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