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政协报 | 郝戎:创造最新最美中国形象 联通世界人民心灵
时间:2024-09-18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郝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决定》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凸显了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贯穿的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推动了人们对文化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因此,落实《决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关键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大文化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以“大文化观”视野推进文化建设

“大文化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其历史传承和发展轨迹。如果不理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缺乏文化主体意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仅就文化谈文化,就艺术谈艺术,则始终是一叶障目。“大文化观”之“大”,体现在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并加快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大文化观”之“大”,体现在其既包含了历史经典文化,也融合了当代世界不断涌现的新兴文化,具有时空上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大文化观”之“大”,更体现在价值层面,文化关乎国运、国本,是民族精神和社会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够保持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只有坚定文化自觉的民族才能不断丰富和壮大自身文化,并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和发展,进而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以戏剧艺术为例,中国戏剧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从先秦的巫傩歌舞,到汉代百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直至20世纪初话剧传入中国,与戏曲、曲艺等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交汇、融合,共同在启蒙民众思想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精神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戏剧工作者,要树立“大文化观”的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独特性为根基、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创造具有思想深度和审美内涵的作品为方向,自觉追求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美学表达。

解放思想:以“大文化观”理念构建中国文化艺术自主知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决定》进一步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一具有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的战略部署。面对这一时代课题和使命,中国文化艺术必须找到面对世界舞台的解决方案。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要义在于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以戏剧艺术为例,其内涵和特质使其可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艺术载体。戏剧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中国社会的变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呈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轨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过戏剧艺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必须坚持民族化的原则。百年以来,以戏剧、电影为代表的艺术传播形式皆为西方舶来品。尴尬之处在于,用西方的戏剧影视理论、美学、创作方法在中国大地上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势必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因为中国文艺理论在此方面的弱势,一些文艺工作者习惯于沿用西方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艺术创造,笔者认为此种创作并不是在追求国际化,而是变相的西方化。迷失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所谓国际化,其实质则为西方化。当然,我们要有虚心学习、海纳百川的胸怀,但这更要求我们有历史主动精神,解放思想,不被西方理论画地为牢,立足中国实践,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与西方优秀文化融通互鉴,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

新中国成立之初,话剧界曾郑重提出向中华优秀传统学习。欧阳予倩先生大力提倡话剧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强调话剧一定要走本民族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戏剧人努力地融入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等文化元素,赋予了中国戏剧独特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在“大文化观”的理念下,中央戏剧学院提出构建“中国演剧体系”,以期解答“如何在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新时代文艺,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的时代命题。“中国演剧体系”锚定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实践,在石挥、欧阳予倩、焦菊隐等前辈先贤探索的中国演剧学派的基础上,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自觉和精神内涵的演剧美学为路向,突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桎梏,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以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中国演剧体系”包含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是“话剧、戏曲、曲艺三位一体”构成的民族叙事体系,这不仅是解决演剧民族化的问题,更是民族化与时代化融合、传统与现代融通的方向。“中国演剧体系”强调学习传统戏剧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吸收其中的文化和哲学内涵,在坚持创作、表演“形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合”,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中国人的哲思,体现中国人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涵,为构建中国戏剧艺术自主知识体系不断探索。

守正创新:以“大文化观”高度塑造中国形象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是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既反映客观世界,还揭示社会真理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艺术可以使人们与客观世界建立起共同理解,超越物质和资本所提供的有限社会参照,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艺术创作,要以中国形象支撑话语和叙事体系,更要让中国形象具有世界意义。

中国经典《论语》《诗经》《老子》《庄子》《红楼梦》,外国名著《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哈姆雷特》《浮士德》,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哲学巨著《理想国》《乌托邦》……世界上没有一部经典作品不具有世界性,也没有一部被称为“高峰”的作品不代表人类精神的高度。“高峰”作品之“高”,既表现为艺术形式的独特和艺术风范为全世界欣赏,更表现为在凸显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使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形象能够用以连接、浸润全世界人民的心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属性、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守正,就是要坚守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的正道,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避免陷入媚俗和虚无。创新,则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创作者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要勇于突破,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以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方式,创造出最新最美的时代形象,以适应受众的需求,给人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只有守正创新做好中国故事的文艺表达,才能使中国形象具有世界意义,才能让中国声音在世界传播更有力量。

培养人才:以“大文化观”思维创新育人机制

扩大中国文艺作品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要落实在作品上,而创作优秀作品有赖于人才培养。高等艺术院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使命,只有培育造就大批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不断积累人才储备,才能不断推出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兼备的优秀作品,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高等艺术院校要具备“大文化观”思维,培养青年学子既要有放眼世界的高远眼光,也要有扎根中华文脉的雄心壮志,立足艺术本体,既要胸怀协和万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要铸牢体现身份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除了专业艺术课程,应融入广泛的人文社科课程,如哲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等,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演变和意义。同时应注重开设跨学科课程,一方面大力进行文人哲社与艺术领域的兼收并蓄,同时促进艺术与科技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以“大文化观”思维开展艺术教育,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思政美育、文化创造和产业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大力度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非凡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艺术人才。高校不是培养花朵的温室,更不能“关门提高”“闭门造车”,要热爱生活,扎根生活,通过艺术实践,深入基层,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讲,艺术家要“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让当代艺术从业者去感受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把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专业学习、艺术创作和红色血脉融会贯通,在深入生活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涵养精神:以“大文化观”维度提升对外传播效能

世界文化由民族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与源。中国艺术以中国的哲学和美学为根基,有着自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几千年来对凝聚人心、汇聚民力起着重大作用。站在“大文化观”的维度,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世界其他民族产生辐射力与影响力,如何在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立场上,以展现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作品,更有效地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

艺术之路漫漫,非朝夕可达。以《茶馆》等为代表的新中国话剧艺术在海外演出也颇受各国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具备了良好的传播力。但当代艺术工作者应在良好传播力的基础上,更要在影响力上下功夫。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历经400余年,至今仍是世界戏剧舞台主流之一。以中国戏剧构成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要在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上下功夫,要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上下功夫,将中国的历史、传统、国情、道理、观念寄寓在以情动人的作品里,这样才能久久为功,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重视、扶持、引导百姓大众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传播方式,让中国文化以及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吸引力。

“大文化观”理念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的发展。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擘画密不可分,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贡献重要价值。艺术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担当的时代使命,更要对自身素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提升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涵养精神,学习孟子“浩然之气”的精神修养和庄子“虚静澄明”的艺术心境,永葆摒弃功利的“天地之心”,不立虚名、不为物质桎梏,将自己的艺术理想融入中国大时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自觉履行在文艺作品中塑造中国精神的责任,体现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并将这样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融入作品中,以最新最美的艺术形象,联通全世界人民的心灵。‌


原文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24年09月18日 第1版)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