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艺术教育》 | 郝戎:继承传统,拥抱AI,创造新时代最美戏剧
时间:2024-04-23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这些也在深刻地启发和鼓舞着两会艺术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结合自身多年的戏剧艺术教育理念,畅谈了如何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创新思路融入当前的戏剧人才培养和戏剧创作中。

“一基”“二养”“三体系”:夯实戏剧艺术“美”之根本

郝戎形象地将他的戏剧艺术教育观念总结为“一基”“二养”“三体系”,强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戏剧艺术教育要秉持一个稳固的结构观,而这个结构框架越结实,基础理论越扎实,戏剧艺术的未来才会越美好,戏剧之花才能越开越美,戏剧教育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基”,是指戏剧艺术的基本功。“基本功只能靠勤学苦练,没有捷径可走。苦练基本功是中国艺术最根本的传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旨归。不管哪个专业,导演、表演、舞美等,一定要有专业的基本技术技巧做支撑。这也是中央戏剧学院长久以来一个优秀的教学传统。”据郝戎介绍,为了夯实这“一基”,中央戏剧学院在2023年设立了一个面向学生的、名字非常朴实的奖项——晨功奖。“出晨功”也是中戏学子的传统,目的简单直接,就是希望启发鼓励学生,“要成功,先练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艺术精神。

“二养”,是指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对于戏剧艺术来说,任何一个创作主体,无论其创作技法多么娴熟、创作思路多么超前,文化修养是最重要的学养。郝戎将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之间的关系类比为心脏和四肢的关系,“文化修养是心脏,专业素养是四肢,二者协调发展,戏剧艺术才会更美更和谐。”中戏历来重视文化修养,在招生、人才培养等的每个环节,都将师生的文化修养放在首要位置。郝戎认为,艺术价值靠的是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的深度体验,对作品不断反复打磨、修改、呈现,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价值则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岁月沉淀,继承传统绝不是一句空话,继承的正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三体系”,是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体到戏剧艺术这个领域,郝戎认为,学科体系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戏剧人才培养体系,另一个是戏剧的演剧理论体系,两者互为支撑。在戏剧人才培养中,主要体现为思想价值导向意识,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内涵,而在戏剧的演剧理论体系中,则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学术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以强大的学术体系为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兴旺发展至今,其发端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建立起来的学术体系。对戏剧艺术来说更是如此,戏剧艺术虽然是西方舶来品,但更是在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与西方戏剧形式之间的互鉴融合。

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权力化表达。所以,只有建立起强大而完善的戏剧学术体系,才能形成戏剧话语权。毛泽东同志当初给学校题写了“国立戏剧学院”的校名,郝戎认为,实际上这也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层面为中戏赋予了戏剧教育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价值转化:探寻戏剧艺术“美”之路径

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文化有多种含义,但究其本质,在于将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要善于将优秀的价值“化”过来,为我所用,而非被别人“化”掉,进而失去主体性。郝戎认为,当今的戏剧艺术不应按照“化”的对象进行泾渭分明的、生硬的分割,如分为艺术课程、美育教育和专业教育。如此,艺术教育是不完善的,艺术教育与美育教育是一体两面,不能割裂。而郝戎理想中的戏剧教育模型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内化层”:处于最内层,好比一个具有强大吸附力的黑洞,因为吸收了数千年绵绵不绝的优秀文化,使其文化密度越来越大。如哲学文化、美学文化、科学文化乃至社会文化,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综合文化的集成者。二是“物化层”:处于中层,依托于具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如戏剧、美术、音乐等,把哲学、美学、科技、教育的价值观、理念都物化出来。这里的“物化”,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转化和迁移。不同的转化对象,决定着不同的转化路径。美育的对象是全体大中小学生,这种转化路径是一种“快速聚合的、以点带面的、多线程”的方式;而专业教育的对象则是聚焦于已经具备演剧基本功的青年学生,这种转化路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点对点的、精耕细作”的方式。所以,这就对艺术教育从业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研究生学科目录调整所依据的教育理念,即所谓的分类培养。三是“外化层”:外化层的对象是整个社会,要通过文化艺术感染和影响社会大众。这就决定了其方式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要注重实施的环节和路径,通过艺术来讲故事,进而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完善人格、健康心灵的形成。

科技赋能:掘进戏剧艺术“美”之纵深

对于如何看待AI、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对戏剧艺术的影响,郝戎抱持很乐观的心态。他认为,面对客观存在的、技术变革的现实,戏剧人需要做的还是秉持一种“转化”心态,积极拥抱AI时代的到来,化挑战为机遇,使科技赋能戏剧,为我所用。“AI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有些领域甚至是革命性的。”基于此,郝戎认为,中戏已经做了三个准备:

一是教学准备。在教学中自我赋能,以数字意识赋能教学过程,自觉地进行科技和艺术融合。事实上,中戏于2022年底获批建设教育部“智能戏剧艺术空间”重点实验室,其重要功能就是充分挖掘新技术在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质量建设,打通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通道,学校还成立了数字戏剧系,这种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做法,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艺术路径。二是艺术自信。在戏剧艺术创作中保持文化自信。郝戎认为,尽管在简单剧本书写中可以借助于ChatGPT、在非个性化场景制作中可以借助于Sora、在虚拟仿真角色制作中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但戏剧艺术所独有的三个本质性特征,AI技术无法替代:首先,通俗地讲“真人演,真人看”才是戏剧,戏剧注重观演关系之间的互动交流,演员与观众之间只要有其他媒介的介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交互,不能称之为戏剧的交流;其次,人是有真情实感的,演员的真实感受、角色的真实理解、情感的真实表达,不是数字演员模拟出来的,假演、假唱的不是戏剧;最后是戏剧艺术创作和传播极大依赖于剧场,剧场是戏剧的“场”,演员和观众在同一个场中,在场性是戏剧最大的传统因素。所以,戏剧创作对AI等数字技术的吸纳,前提是一定要保持戏剧艺术的本体。三是创作准备。中戏早在几年前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各个系在教育教学中都要有数字意识。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任何艺术都具有时代性,如今的戏剧艺术和千年前的古希腊艺术相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大量的创新元素。科技要素势必要成为新的元素介入戏剧,在创作的方法手段上要面对创新、拥抱创新。

最后,郝戎强调,“借用我们首任院长欧阳予倩先生的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守正才能创新,我们要继承传统固有的戏剧本质,拥抱AI的赋能,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的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4年4月刊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