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系主任谈教学改革之专访院长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戎
时间:2013-07-12

编者按:

 

中央戏剧学院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近年来,学院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手实施与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相衔接的“五项工程”,即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示范工程、优秀教材生产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和优秀教学剧目工程,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本报从本期开始开辟“系主任访谈”栏目,介绍各系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郝戎,我院院长助理、表演系主任、教授。1995年毕业于学院表演系,同年留校任教。多年来,郝戎始终在教学一线担任表演、台词教师。主要导演作品有话剧《屠夫》、《红白喜事》、《死无葬身之地》、《结婚》等。获得包括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二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奖项。著有《演员的情感创作》等。本报记者专访了郝戎教授,请他介绍了我院表演系教学改革的成果。

 

 

 

 

记者: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有哪些新的尝试和调整?

郝戎:自2009年确立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表演系多次组织汇编管理规章制度,召开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全系教职工大会,就如何搞好教学、如何招到好苗子、科研、艺术实践与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内容,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研室规章制度,完善改革教学检查制度,指导、规范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各教研室的基础教学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研讨并研究其教学规律,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表演系有着“重基础、厚修养、全面培养;重素质、讲训练、协调发展;重技巧、讲方法、掌握技能;重创造、讲形象、开拓个性;重传统、讲流派、兼容并蓄;重创作、讲实践、检验教学”的办学思想。多年以来,我们的表演课程在对传统教学的传承与思考和向欧美戏剧教育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观察生活”和“演员创作素质的训练”、“完整人物形象创造”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在本系和学院的表导演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系统的和有特色的教学,也在全国同专业教学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台词教学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中戏”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成为表演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积累,台词教研室编写的教材《舞台语言基础与技巧》获得北京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该教材在全国被各艺术院校应用于教学之中。

形体课也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训练手段。即根据戏剧影视演员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分别进行形体基础、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形体技能、外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形体表现力的基础与手段,为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准备好应有的条件。

声乐课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训练手段。即在普通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内容与训练手段的基础上,融进了曲艺艺术的演唱技巧和通俗歌曲演唱技巧,使学生在音乐修养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表现手段,并将之运用到表演创作当中。

 

 

 

记者:表演系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上有哪些举措?

郝戎: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表演系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充分重视和发挥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这些中坚力量,担当指导教师;充分重视和调动青年教师的才能和热情,让他们在教学一线上一边进行教学实践,一边锻炼教学能力,逐步提升教学水平;聘请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参与教学,把他们多年积累的优秀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培养模式的作用。表演系重视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兼容并蓄地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发展和扩大教学科研成果。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加强在职学习,在表演理论研究与表演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还聘请国内有影响的演员与表演系教师联合进行教学。同时,在学院的支持下,聘请外国教授和艺术家来表演系教学,组织教师到国外戏剧院校进行教学考察。

表演系逐步推行主讲教师中心制,由主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从招生开始至本科教学阶段均由该教学团队担任教学任务,完成本班本阶段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表演系严格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在保持本科招生规模稳定的情况下,坚持专业课程“小班化”精品教学和专业教学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法。

表演系专业教学采取主讲教师负责制。即每个班级专业课由主讲教师组织教学小组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内容,进行专业课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分组教学,每组配备一名教师,主讲教师负责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的落实。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有利于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二是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保证教学规格和质量。尤其是高年级的表演教学,坚持“小班化”精品教学的模式和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有利于进行教学监督与检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记者:表演系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有哪些成果? 

郝戎:近年来,我们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充分体现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既突出主干课程,又体现主干课程与基础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重点,加强高年级教学实践环节。

根据学院示范课程建设与评选的要求,表演系积极组织和推选有关教师和课程参加学院示范课程建设评选活动。多位教师的课程被评为学院优秀示范课程,包括刘立滨的“表演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表演教学与创作”、“音乐剧表演教学实验区”;郝戎的“表演课戏剧片断”;李智伟的“台词课话筒前语言表现力教学示范课”;徐平的“台词课舞台语言表现力教学示范课”;朱振山“声乐课声乐基础教学示范课”;张晓龙的“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教学示范课”等。

按照《中央戏剧学院教材建设规定》的要求,表演系还针对本系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在原有教材生产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如台词教研室重新修订现在使用的教材《舞台语言基础与技巧》,声乐教研室集体编写《声乐基础教程》,形体教研室集体编写《戏剧形体训练教程》,刘立滨等申请北京市教改立项项目《音乐剧表演教学》等。

 

记者:实践教学是学院以及表演系教学的一大特色,请介绍下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郝戎:表演系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在表演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安排学生在市场面前进行艺术创作和演出实践,使学生在专业上更快的成长,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与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强调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确保教学的进度,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加强基础训练的实践教学、教学实习和社会艺术实践的改革。要求各门专业课教师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对教学进行检查,一方面利用其考试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认真组织好和落实高年级实践教学的内容,完成毕业实习、毕业公演剧目的创作演出。

我们也尝试将表演系演出实习剧目推向市场,力求将教学实习与市场实践接轨,力求让教学剧目接受市场的检验,即如何让教学科研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反过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鼓励教学团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使师生在拓展眼界的同时,带回其它教学团体及演出团体的优秀经验与教学成果。

 

 

 

记者:社会发展对艺术教学提出的要求日新月异,表演系是如何开展青年教师在职教育的?

郝戎:2009年起,表演系举办了四期青年教师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四十岁以下或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培训班以表演理论、戏剧观念及剧本创作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对表演教学的基础理论、学院表演教学的传承、戏剧基本理论进行了详尽和系统的梳理。培训班的举办得到了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由表演系党政班子主抓,形成了系统、科学、长期的培训体系。我们把培训的特点总结为“一个转变、二元互动、三个结合、四位一体”。

一个转变——教师变学生。表演系青年教师培训班由理论课程与实践排演两大部分组成。不仅局限于表演专业的研究,更涵盖了戏剧理论、戏剧美学、导演理论。今后还将聘请国内知名编剧、舞台美术设计师等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构建青年教师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全面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以学生的身份重回课堂中,接受专家教授和同事们的点评。角色的转变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提炼总结了长期的教学实践。

二元互动——师生打擂台。过硬的表演教学要经过剧场的检验,经过创作的检验。《中国经典剧本片断汇报》和《红白喜事》的公演成为表演系青年教师培训班的显著亮点。这是表演系教师接受市场检验的演出,也是表演系教学接受创作检验的演出。

我们选取了中国话剧剧本片断这一表演基础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作为演员完整地参与到排练中来,以演出验证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剧院公演的《红白喜事》则是一场教师和学生的擂台。表演系师生共同排演同一出戏,演出时教师演一场、学生演一场,不同的演员饰演同样的角色,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方式直接检验着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成果。表演系青年教师成熟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个结合——学艺先修身。党性教育、师德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是表演系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师德教育是培训的一大重点,为师资班授课的教师都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他们对教学与戏剧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同时,在系党支部的带领下,培训班学员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将党性教育与专业学习中的观察生活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紧跟时代、服务大局的意识。

四位一体——全要素涵盖。表演系青年教师培训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融合了理论讲授、教学交流、导表实践、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师资班组织了大量的教学观摩与交流,结合理论课程组织学员观摩青年教师授课,并进行集中讨论,第一时间解决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的心得。

演出实践是检验、提炼表演理论的重要手段。培训班全体学员均参与了至少一部的导演片段及多部表演片段。这些课堂片段的练习和两台演出剧目验证了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表演系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并服务于学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没有上一条了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