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中央戏剧学院于11月25日至26日在昌平校区举办了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268)课题组承办的“剧场艺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为方法的剧场文化学”论坛。本次论坛围绕“剧场文化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从理论梳理、工具应用和中国戏剧剧场重大现实问题面向等角度展开深入讨论,取得了圆满成功。
出席论坛的嘉宾、专家和青年研究者共30余位: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课题组首席专家孙大庆,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课题组首席顾问孙惠柱,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子课题负责人罗锦鳞教授,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教授,新加坡艺术大学南洋艺术学院戏剧学校首席教研员俞唯洁,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期刊执行主编夏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人文学部主任麻文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柏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高音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驻院专家罗彤研究员,云南艺术学院杨俊霞教授、赵志勇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卢向东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朱凝副教授、谢俊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徐文贵讲师,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社田艳讲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张岩讲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叶书林讲师,中央戏剧学院研究实习员赖斌,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胡彬彬,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诗扬、尹云辉、祝贝妮、陈京蔚、硕士研究生乔张唯婧等。
孙大庆在开幕式致辞及主旨发言《剧场文化学:舞台设计的剧场认知与创作任务》中表示,课题“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于2021年末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中央戏剧学院在戏剧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具体选题立意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本课题以重大现实问题为面向这一主旨原则的充分肯定。百年以来,作为舶来品的“戏剧”在中华大地不断生长、演变;进入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剧院建设及演剧活动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新业态,这也对中国语境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将其纳入到理论言说的范畴当中去。孙惠柱教授在课题构建初期建议推出了创新的戏剧学研究方法论即“剧场文化学”,并得到课题组的一致认可。本论坛正是围绕这一方法论探讨展开的,初衷是面对以往国内外对于剧场本身研究较少的学科现状,以新的方法展开新的戏剧学研究。在中西方语境比较中厘清基础概念,建立新范畴、新范式,展开有效的、具有开拓性的深度研究。孙大庆在参会论文中指出,舞台设计的基本任务主要有规划演出空间、组织舞台行动、表达视觉意涵等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演出空间规划,即根据戏剧演出所需要考量的场地文化属性、环境特征以及特定演出空间的物理特点,以构建具体演出的观演关系为核心而做的演出形态的总体性、基础性方案。
孙惠柱在主旨发言《欧美戏剧研究的务实转型:从理论意义的介绍到剧场演出的分析》中表示,从现状看,戏剧研究需要大幅拓展:从学者驾轻就熟的对抽象意义的阐发宣介,转向更为艰巨的对实际社会效果的考察分析——剧目在具体剧场的演出与接受。当下我国戏剧正面临转型——从大量创作速朽的新戏改为增加保留剧目的长期演出。在此关口,我们需厘清西方剧场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哪些具体课题能有助于当今中国戏剧的发展。本课题标题将“剧场”和“戏剧”并列,明确了两者的区别,前者明确为演剧场所。剧场作为戏剧这个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实践活动之一的物质载体,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在城市文化历史上举足轻重。本课题的重点在于考察欧美戏剧史上那些体制性的、主流的、服务大众的剧场文化形态,同时也充分关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另类的、实验的,以及某些社群自发组织的戏剧实践及其场所的物质形态。试图通过剧场文化学这一创新的方法对欧美剧场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力图呈现一幅更加全面准确、也对我国戏剧更有借鉴意义的欧美文化发展的历史图像。以分析剧场物理形态为起点,全面考察剧场剧团与全社会诸多因素的互动,从物理形态、制度架构和精神内涵三个层面全面考察戏剧的运作机制。“剧场文化学”的新说,必将为戏剧学研究别开生面。
罗锦鳞结合亲身考察古希腊露天剧场遗址的经历,分析了古希腊露天剧场在当时演剧的具体情况,并提醒了这样一个事实:研究古希腊戏剧不单要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更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现实问题。
宫宝荣在参会论文《“theater”的变与不变》中,从“theater”这一概念入手,论述了尽管戏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其演出形态始终是流动的、变化的,但有些元素却是始终不变的,那便是剧场这一物理空间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共情、互动。在欧洲戏剧史上,theater作为观众“看的地方”和演员表演场所,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形态始终是流动的、变化的。然而,它又有着许多不变的元素:一是这些各不相同的观看场所的theater名称,二是戏剧演出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共情与互动,尤其是其与生俱来的仪式性。针对theater的变与不变,本发言将剧场形态的衍变与仪式性的体现结合起来加以探讨,认为无论剧场的形态如何,它作为戏剧艺术的承载空间的性质始终如一,正如其突出的仪式性特征。两千多年的欧洲戏剧发展见证了剧场形态的千变万化,也见证了戏剧艺术本身的千姿百态,其仪式性从张扬、抑制再到伸张的曲折历程。无论如何,剧场以及其中的戏剧艺术都没有改名, 此即theater的变与不变。
俞唯洁在参会论文《德国公共剧院的企业属性与形态及其演变:以鲁尔话剧院为例》中,基于剧场文化学的方法,以德国鲁尔话剧院为例,深入介绍了德国公共剧院的3大行业体制及其企业建制等特点,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营运规范。德国具有世界上最为成熟且最为完善的演剧产业,形成了全世界最为繁荣与最为普及的从国家层面到城镇社区的全方位演剧景观,其产业之斐然成绩已属奇迹。论文分析了德国公共剧院独特的企业属性与形态及其演变历程,生动而缜密地论述了德国公共剧院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为中国语境下的剧院管理和建设研究提供了充实的、实操性强的建设性意见。
参会论文《莫里哀喜剧的中国接受——兼议剧场文化研究中的美学问题》(麻文琦)、《剧场与文化》(孙柏)、《他山之石:布莱希特对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制作模式的启示和冲击》(赵志勇)、《从观众、歌队及角色看古希腊戏剧中的公共空间概念》(罗彤)、《乡村文化礼堂的意义——一种当代基层剧场空间的建构》(卢向东)、《作为“工艺学”的剧场研究方法:对“剧场文化学”的外部研究问题的纠正》(谢俊)、《从被争取的政治同盟到黑暗中的“窥私癖”:浅析剧场空间与观众的身份认知之间的投射与塑造》(朱凝)、《Theaterfern:德国浪漫主义戏剧-剧场革命》(田艳)、《走向身体的剧场:本雅明儿童剧的“紧张/消解”模式》(徐文贵)、《黄金时代:16世纪末伦敦剧院的商业运作与赞助模式》(叶书林)、《部落时代下的剧场文化生产——以菲利普·肯恩时期的南泰尔-阿芒第耶剧院为例》(张岩),《文学剧场中的疯癫和现实的疯癫》(赖斌)等也呈现了高度的学术水准和专题研究的创新与深度。
论坛主体内容包括主旨发言、由夏波主持的议题一(“剧场文化学”再议:方法及其限度),由罗彤主持的议题二(古代:观众与政治),由孙柏主持的议题三(现代:市民与革命),由赵志勇主持的议题四(当代:先锋与大众)以及圆桌讨论。会议研讨部分为现场讲评,发言人结合参会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剧场文化学概念进行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青年研究者——胡彬彬、张诗扬、尹云辉、祝贝妮、陈京蔚、乔张唯婧,在本次论坛的参会论文体现了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优秀的学术素养,他们分别围绕剧场文化学概念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论坛以“务实”“接地气”的丰硕研讨内容,展现了在同类研究中追求学术特色的姿态面貌,因而获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