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 | 高建平:美与艺术的范畴
时间:2021-10-23

        10月15日,“人文大讲堂”第三讲在昌平校区理论楼326教室开讲。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作了题为“美与艺术的范畴”的讲座。


微信图片_20211025092540.jpg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美、崇高、笑、历史感和新异感这五种最主要、对美学具有支柱作用的范畴展开。高建平提出,美学定义了狭义的美与广义的美,狭义的美是呈现当下、给人提供直接愉悦感的对象。而“美学”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感性学”,只是汉语文化圈将之翻译成“美学”。美与艺术的范畴多种多样,无法穷尽,所以高建平认为,美学不应只研究狭义的美,也要将广义的各种审美对象都包括在内。


微信图片_20211025092551.jpg


        首先,高建平总结了欧洲传统中的美、中国传统中的美及现代的美,讨论了美与合适、美与媚、复杂美与单纯美等相关问题。

之后,高建平追溯了“崇高”概念的形成,从古罗马时代托名为朗基努斯的人提出,经法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翻译,在欧洲传播与发展;直至1735年,英国人博克发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哲学探讨》,使“崇高”成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此外,高建平还探讨了康德和利奥塔的崇高理论。

        美学范畴中的笑主要在于如何用艺术的手段使人发笑,涉及到对作为艺术手段的笑进行分类,也涉及到对笑的心理进行研究,一般分为幽默和滑稽两种手段。高建平通过优越理论、不连贯理论(或乖讹理论)、释放理论、游戏理论阐释了这一范畴,并强调了笑与度的把握。

        高建平认为,时间维度能够进入到审美,特别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之中,是过去的美学范畴没有注意到的,而这也正是“历史感”的题中之意,即透过历史的纵深,欣赏文学、品味器物。

       如果说历史感的着眼点在时间,那“新异感”的着眼点则在空间,强调的是对置身在另一个空间的想象中的感受。高建平从神话与史诗、神魔与奇幻文学、童话世界、科幻文艺的角度对新异感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微信图片_20211025092555.jpg


        随后,“人文大讲堂”主持人、学院讲座教授傅谨为讲座作了总结发言,尤其表达了对高建平关于“历史感”的讨论的赞赏。最后,高建平与我院师生就“中国学派”、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