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央戏剧学院偶剧系2018级偶剧表演与设计班教学专项剧目《扑朔迷离》(PUZZLE)上演
时间:2019-11-26

 11月17日—20日,中央戏剧学院偶剧系2018级偶剧表演与设计班教学专项剧目《扑朔迷离》(PUZZLE)在昌平校区剧场中心镜框式舞台剧场上演。该剧由偶剧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胡万峰编剧,偶剧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木偶联合会教育委员会主席Tito Lorefice和胡万峰共同导演。


花木兰海报最终_meitu_3.jpg


    《扑朔迷离》(PUZZLE)讲述的是,一位老父亲给小女儿起名叫作木兰,从很小的时候就给她讲花木兰的故事,因为他对女儿寄予了很多期望。但女儿长大后有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演员,而父亲却并不赞同。于是,女儿每天沉溺于游戏世界之中,久之父女间便有了隔阂……在这个充满着竞争压力而又繁忙的当代社会中,一些穿戴着各种名牌的年轻人们匆忙地走在街上,各自低头玩着手机。他们其中大多数人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只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突然,人群中一个女孩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急切地说:“木兰,快回来,你父亲生病了……”



    老父亲重病失忆了,生活的变故让女儿面对不认识自己的父亲而不知所措。她无助地望着年迈的父亲,悔恨自己以往的任性与娇惯。木兰似乎在那一夜间长大,她决心走出虚拟世界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努力与生活的打击作抗争。她一定要帮助父亲恢复记忆,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于是她开始寻找各种工作……木兰在一次偶然的剧组试镜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导演认为木兰的表演感觉不错,在这关键的时刻,她想起了父亲给她讲花木兰故事的画面。木兰鼓起勇气对导演说:“让我试一下女扮男装,扮演花木兰吧”。花木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外方导演:Tito Lorefice表示,当代偶戏正从传统中蜕变,展现自身魅力之所在。偶剧不同于传统戏剧表演之处在于,戏剧人物的塑造与想象产生于演员的“第一自我”(演员自身)中。而偶剧中,偶被视为是可以呼吸、活生生的“人”,演员要把自己的灵魂赋予那个“不同的身体”。演员应如同偶的“灵魂”,将自己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真实体现在演员“第二自我”(偶)的身上。因此,偶剧中饱含了创作者们对角色、物体、舞台空间的想象和隐喻。所以在《扑朔迷离》这部剧中,他希望能够充分展现偶剧的特色,把舞台空间多元化,如同一个多元宇宙,充分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将舞台进行时空转换,从而更丰富地展现故事情节。同时运用形态各异的偶、肢体舞蹈、舞台造型元素表现偶剧的多元性与魅力。这个构思的重要目的是希望观众感受到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们会忽略正在操控角色的演员,而将看到有生命的人偶展现着自己。


 

    他强调,这部剧的创作是一次特别而又美妙的经历。在几个月的排演中,大家处于一个很积极的创作状态中,从舞台、音乐、灯光,到每一个动作和台词,在与同学们一起创作的过程中给了他很多启发。这部戏不仅实现了偶剧系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目标,还通过这次演出使他们成长和思考。根据在世界多国工作的教育经验而言,他认为现在所做的,无疑是许多国际兄弟院校很好的榜样。因此他相信《扑朔迷离》这部偶剧会给观众难忘而又美好的经历,希望大家走进中央戏剧学院的舞台体验偶剧的魅力。

 


中方导演胡万峰表示,《扑朔迷离》是一部具有多重空间、丰富故事情节的实验性偶剧,强调假定性和偶的意象性,剧情表达有一定的时空跨越感。故事以女儿为线索,通过父亲的患病失忆引出女儿替父承担起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而成长的故事。主要目的是表达女儿与父亲的爱,以及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年轻女孩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孝道观念、家国情怀、奋斗精神。与古代女子“花木兰”的故事相互交融,唤起观众思考。本剧希望通过对当代社会父女之间情感的变化、其各自的心理欲求及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表现,来反映当今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文关怀。     

                                                          

演出时间

2019年11月17日 14:00

2019年11月17日-20日 19:30

 

演出地点

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剧场中心镜框式舞台剧场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