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学术人物介绍:胡政阳
时间:2025-10-14


胡政阳,中央戏剧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北京市高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理事,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故宫知多少》《探秘紫禁城》等主讲嘉宾,入选北京市首批网络名人队伍(教育系统)。在校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故宫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致力于将以故宫、北京中轴线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研究。


胡政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现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北京中轴线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四重维度——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视域》和《北京中轴线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创新性地以北京中轴线为视角,多维度地将以中轴线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之中,被北京市教工委等机构选入市级交流文章目录。同时,独立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教学课题多项,其中,主讲的慕课《“戏”说故宫》荣获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全国共享课程优秀课程,参与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专著方面,现已出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思政、艺术与文化的多重视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个向度”及当代启示》《这里是故宫》等多部专著。其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思政、艺术与文化的多重视角》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通过文学、舞蹈、戏剧等艺术案例,提出构建“思政教育-传统文化-价值观培育”的多维实践模型,有效填补了艺术类院校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空白,该书被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党校等机构列为重点馆藏图书;《这里是故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科普故宫里的优秀传统文化,该书常年受到读者喜欢,多次被图书机构评为优质科普读物。


胡政阳副教授部分专著成果

带领学生在故宫进行现场教学


在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基础上,胡政阳副教授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比如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故宫系列节目”、新华社《有话》、央视一套《生活圈》栏目“故宫里的器物智慧”、《今日头条》、《一席》的主讲嘉宾,讲述以故宫、北京中轴线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第三届超星全国读书活动的领读人,带领全国大学生“共读一本传统文化书”;主讲的《紫禁城里有年味儿》(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上线“学习强国”平台,收听人数连续排行同类节目前列;接受《人物》杂志和中国青年报的独家专访,讲述北京中轴线文化、故宫文化、北京特色的“大思政课”等;同时,他主讲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上线《人民论坛》的文化强国板块,并被如环球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等百余家媒体转载。


担任央视《百家讲坛》“故宫系列节目”主讲人


所获荣誉

入选北京市首批网络名人队伍(教育系统);中央戏剧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获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功大赛马原理组三等奖;参与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的《“戏”说故宫》课程荣获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全国共享课程优秀课程。


优秀共享课程——《“戏”说故宫》慕课


科研感言

科研需要“三心”。首先是“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那些看似枯燥的重复,实则是向真理靠近的每一步,唯有耐住性子沉淀,才能在纷繁中找到关键线索。其次是“敢于破常规”的好奇心,科研的魅力,就在于永远对未知保持敬畏与探索欲,让好奇心成为突破创新的源动力。最后是“结得成共同体”的诚心,这份“诚心”,不仅成就了研究本身,更让我收获了学术传承与同行情谊。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