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活动
影视与传媒学院坚持突出“教学媒体化,实践专业化、人才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表演自2012年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形成了特色课程群建设的良性机制。表演系和戏剧影视文学系设立了以综合性艺术院校发展优势为依托,以“表演”和“台词”两门课程为先导,发挥以“编”(编剧)“导”(导演)促“表演”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地域元素引入课堂,实现“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的教育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达到“科学性,先进性,特色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项目与展演进课堂,专业课与实训课紧密结合”的教育特色。经过近几年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成果丰硕,设计作品在各级赛事中获奖多达百余人次。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获批立项“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逐步确立了一套以“展演创意”为核心,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特色展示”和“传媒人才综合能力展示”为两翼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和量化评价体系。
2、 学术交流
自2013年始,依托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的“中国东盟戏剧影视对比研究”等议题研究工作持续进行。
开展了内容丰富、专业性强的专题讲座:《艺术创作、人文精神于文化语境——话剧<蒋公的面子>及其他》《表演艺术的源流与发展》《编剧——智慧与技巧的极限运动员》等等。胡开奇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周星教授以《当下时代文化状况认知分析》为题与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数位来自国内知名学府的教授、来自戏剧创作前线的业内专家陆续到来,学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
3、艺术实践
2014年3月,表演系在广西区内启动了“戏剧艺术进校园”活动。教学综合展示大戏等作品也在积极筹备排练中。
戏文系目前正积极与区内的文化传媒公司及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创设实践、采风基地。
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我院戏美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陈天老师负责了其中《祝酒歌》节目的服装设计工作。2-3月,部分学生赴北京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下设中影培训基地开展实践培训及参观学习活动。师生们参加了《广州(国际)演艺设备、智能声光产品技术展览会暨2014中国舞台美术(广州)年展》(参展作品取得了金奖2件、银奖2件和优秀作品奖2件以及唯一“策划奖”)、《中国首届高校舞台空间艺术作品展》(送展40余件作品)。承担了广州木偶剧院《狮子王》、广西桂林戏剧院《红灯记》的舞台装置、制景与道具的设制工作。拟定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师生作品展”也在积极筹划中。
我院表演、戏文、戏美三系与广西电视台、广西“新影响”国际传媒公司在“新青年戏剧季”活动中展开了深度的合作。
播音系师生积极参加“我是主播”主持人大赛、“齐越节”全国朗诵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广告配音等赛事活动,屡获佳绩。
2010届毕业生的创作展示是今年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学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戏美毕业生作品展在自治区科技馆顺利展出,表演系毕业大戏《楼梯的故事》、播音系毕业晚会《绚彩依聆》等等。作为教学和实践的综合检验,一次次精彩的舞台实战建立了各系师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技能,深层次融合渗透的良好协作模式,是学院 “教学媒体化,实践专业化、人才综合化” 培养理念的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