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泛一叶美育的轻舟,在山水间播撒戏剧的种子
时间:2023-11-11

山水间的戏剧,

和剧场里的戏剧有何不同?

一堂生动有趣的戏剧课,

能够给从未接触过戏剧的

青少年带来什么?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好奇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

研究生实践团走进桂林

在2023桂林艺术节期间开展了

戏剧美育公益行活动



5天,10个县区,10所小学

12位中戏学子

为近万名小学生

带去精心准备的

戏剧演出和戏剧课堂

带领他们亲身体会

戏剧艺术的魅力


“在山水如画的地方,建一座剧场”

位于桂林市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是由中央戏剧学院的首任院长欧阳予倩主持筹建的。1944年2月,新馆正式落成,由欧阳予倩、田汉等戏剧工作者发起的、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胜举”的西南剧展在此开幕。这个“中国第一座话剧专业剧场”,展现了中国戏剧人抗日救亡的文化担当。

戏剧教育系研究生实践团的戏剧演出《在山水如画的地方,建一座剧场》,便围绕欧阳予倩、田汉等老一辈艺术家与广西省立艺术馆的故事展开。



为了凸显在抗战时期筹建剧场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考虑到演出的现场条件,在和老师沟通后,该剧导演、编剧,戏剧教育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聂子帅迅速确定了演出样式和风格,即借助现场乐队的声音和歌队的表演来建立不同的场景,通过“小视点、大画面”的道具来帮助没有观剧经验的小观众们更好地理解筹建剧场的过程。

他认为,“现场乐队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能够很好地展现老一辈艺术家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而这种强假定的处理方式也有利于戏剧场景的构建”。



由于多次参与戏剧教育实践活动和学术科研活动,主创团队的学生们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非常高效地推进了此次戏剧演出的创排工作。

无论是戏剧导演、戏剧制作,还是肢体设计、音乐设计、舞台管理等内容,基本都是由同学们来完成的。对此,聂子帅表示,“也许是因为要讲述老院长的故事,大家都有一种格外强烈的使命感,基础工作都是提前完成的,所以在排练时就可以不断地去‘磨’一些表演上的细节,把角色塑造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回望那个年代,广西省立艺术馆因何而建,以及是怎样被建成的?建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炸毁,它又是怎样被重建起来的?负责这项工作的欧阳予倩先生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主创团队试图将这些内容展现给桂林的青少年们,让他们了解广西省立艺术馆的价值所在,引导他们感悟先辈情怀,弘扬传承民族精神。

欧阳予倩先生和田汉先生的后人欧阳维先生在观看演出后,也对该剧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欧阳维先生(右二)对《在山水如画的地方,建一座剧场》表示充分肯定


《在山水如画的地方,建一座剧场》在桂林的山水间,以及学校的操场、阶梯教室、多媒体报告厅等地生动演绎,“像抗战时期的活报剧、街头剧一样,当代的戏剧从剧场中走出去,它一定是更具群众性的。走出剧场后,戏剧会遇到更加多元的观众,必然也能从中汲取不一样的养分。”

谈及此次创排、演出经历,聂子帅有许多感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大家一起将老院长欧阳予倩在广西的故事创作成了一部小作品,这会让作为中戏人、戏剧人的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以及我们从哪来,要到哪去”。


以戏剧之美,激发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22年,教育部也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舞蹈、戏剧、影视”正式纳入课程标准,凸显了国家对“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视。

作为此次戏剧美育公益行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板块,戏剧课堂承担了让小学生们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戏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使命。戏剧教育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周艳介绍道,“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系里对戏剧课堂的内容进行了整体把关,课程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都是由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完成的,带队老师会同步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与协调”。



从内容上来说,戏剧课堂以戏剧游戏和形体操为主,并融入与《在山水如画的地方,建一座剧场》戏剧演出相关的历史知识,实现戏剧的普及。不过,每堂课的内容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

戏剧课堂的学生负责人、戏剧教育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昭卿表示,“出发前,我们联系了桂林各个县区文明办的老师,询问了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如参与活动的学生是几年级,学校有没有相关的戏剧社团、是否开展过戏剧课程等。每天上完课,我们也会开一个总结会,根据当天的教学效果去调整、完善第二天的教学方案”。



蝴蝶飞、我是一棵树、神奇博物馆等戏剧游戏,以及物件想象、人物模拟等戏剧训练不仅为桂林10所小学的近万名小学生带去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探索更多可能,也开拓了当地教师的思路。有许多老师表示,期待戏剧课程和语文、英语、音乐等课程的结合,通过戏剧元素来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每次活动结束后,都有好多学生抱着我们,不想让我们走,还会拿着小本子找我们写祝福语。”在张昭卿看来,“将我们的所学带给桂林的孩子们,如果他们能就此认识戏剧、了解戏剧,甚至是爱上戏剧,那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在行进中感受,在行动中播撒

在2023桂林艺术节的开幕式上,郝戎院长强调,桂林艺术节是服务于人民的,参与和举办桂林艺术节,不仅是对历史文脉呼唤的回应,也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使命的践行。

今年,是桂林市人民政府和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主办桂林艺术节的第二年。“在桂林做艺术节,那它就不能只是面向专业的戏剧从业者或戏剧爱好者,一定是要面向所有的市民群众的,而在这之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就是儿童和青少年。”作为全新打造的儿童亲子板块负责人,戏剧教育系教师葛袁亮认为,这也是桂林艺术节“国际化、年轻态”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年轻态’不仅是指青年戏剧人的优秀剧目亮相,更重要的是将戏剧艺术普及给更多的青少年,将戏剧的力量传递给新一代的孩子们”。

桂林享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资源,当戏剧走入这里,也有了与剧场里的戏剧不同的亲近性、互动性和体验感。



“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生动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周艳谈到,“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专业水平提升、师生互动交流等方面,戏剧教育实践能够很好地反哺教学、促进学生成长。学生们的经历与感受也会内化为他们的专业积淀,使他们自觉成长为戏剧艺术的教育者、传承者、推广者”。


演出后,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演出后,桂林市中隐小学的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多年来,开展戏剧美育工作坊、助力乡村振兴,以及设立长顺戏剧教育支教团等实践活动,已成为学院服务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周艳看来,戏剧是一种既能体现美育特点,又能传递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其独特价值在于“高度综合性”和“扮演性”。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扮演”角色的过程,其实是在情感层面体验人生、在认知层面探讨人生的过程。当身处于这个过程之中,可以说,戏剧是参与者预演人生的舞台。

作为万千教育工作者、戏剧工作者中的一员,她也相信,“将戏剧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广袤大地,是我们戏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