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中央戏剧学院主办,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喜剧院有限公司协办的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在北京喜剧院拉开帷幕。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开幕大戏《寻味》出品方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张新武,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东城区领导孙新军、汤钦飞、赵海英、赵秋洁、李卫华、冯建国,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届全国话剧展演季以“戏悦东城——与戏剧共生 与城市共美”为主题,将举办精品剧目展演、高峰对话、“全城有戏”等系列活动,全方位联动、协同式发展,通过高质量演出、高层次交流、高效能传播、高水平互动,不断夯实“大戏东望”品牌影响力。展演季将联动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10余个地市,带来23部剧目的43场演出。由法国文学巨匠雨果作品改编,央华戏剧制作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原创剧目《你好吗》、话剧《主角》、儿童剧《猫神在故宫》等精品剧目将陆续上演,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戏剧体验。
本届展演季将持续至2024年1月,并首次与中央戏剧学院深度合作,共同围绕“城市的戏剧景观”主题,邀请全国学界知名戏剧专家、学者、教育家,业界知名艺术家、管理者、媒体专家展开高峰对话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国话剧展演季的文化理论深度和业界传播广度。
“全城有戏”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市民身边的戏剧文化节日,一系列即兴话剧表演、戏剧沙龙、艺术展演活动将在77文创园、南阳共享际、大麦演艺新空间、颜料会馆、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等空间全面铺开,为市民群众带来沉浸式、多元化的戏剧文化体验。
寻味东方:凭一出话剧勾勒两岸情深
开幕大戏《寻味》
活动现场,开幕大戏话剧《寻味》引发热烈反响。该剧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由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担任总策划,汇集了全总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唐丽华、中国金狮奖获得者王毅等两岸优秀演员。该剧将海峡两岸近七十年的历史生活、民间情感浓缩于一个家庭四代人的聚散离合,一碗代代相传的牛肉面中饱含了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
精巧的场景、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故事为观众献上了一曲岁月之歌,个人命运的沉浮与时代巨变在舞台上缓缓展开。唐丽华作为《寻味》的制作人兼主演表示:“很荣幸能将话剧《寻味》作为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的开幕式剧目,我们希望借此契机,让观众朋友们随着剧情走进人物所处时代近70年的沧桑巨变,感受首都文化,看到首都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让戏剧走进百姓生活,在城市生根发芽。话剧《寻味》将继续精益求精,为更大的艺术目标奋斗”。
全总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我院表演系1997级校友唐丽华(右一):
在话剧《寻味》这部作品中,我既是制作人又是主演。在剧中我扮演小茹,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北京大妞。把团队带领好、队伍管理好的同时,还要精益求精把角色扮演好。这部戏也是全总文工团话剧团的一次全新尝试,全体演职人员为作品的完美呈现呕心沥血,两年的剧本创作、180多天不舍昼夜的排练,大家倾心倾情,用作品说话。这既历练了我,也锻炼了全体演职人员,为探索对外合作新模式新方向提供了新范本。大陆和台湾的紧密交流,是本剧的亮点,两岸的演员在表演形式、技巧上都有不同,但经过磨合、碰撞、融合,最终达成默契,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台腔台韵、京腔京韵成为我们这部戏的一大亮点。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份子,学院的学习生活让我受用终生,我为自己是中戏校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学院让我学会敬畏艺术、热爱艺术,给予我在艺术之路前行的明灯。中央戏剧学院为我的思想插上翅膀,让我尽情在艺术天空中翱翔。我现在的艺术创作、审美、格局、目标、创作的初心等,都来自于学院帮我打下的基础。我感恩母校。
话剧《寻味》(第一轮演出)中淑萍的饰演者、表演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柴仲思(中国台湾):
这次能在话剧舞台上演绎一个台湾人,在舞台上体验一次家乡味,于我而言是很棒的体验。戏剧占据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养分。身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校友,学院带给我最重要的是对表演的理解,是对待戏剧要一直拥有敬畏之心的态度。此次在话剧《寻味》中扮演淑萍一角,我感触很深的是,我对人物的塑造其实是对学院学习的累积和延续。话剧《寻味》讲述的是两岸情感,整出戏的时间跨度很大,我所饰演的淑萍要从18岁一路走向中老年,年龄的跨度对演员在肢体和声音表达方面有所要求,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而我的塑造和处理也得益于在学院时,学习表演课程的帮助,我要站在人物的情感当中,替角色思考,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走进剧场,听中戏学子畅谈观后感想
29日,中央戏剧学院的50名学子走进北京喜剧院,参加由学院联合主办的展演开幕式,并观摩开幕大戏《寻味》。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受吧。
舞台美术系2023级舞台造型体现班:闫则含
感谢学校给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有幸参加展演开幕式,观看话剧《寻味》。在观看之后,我深受触动,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全剧以一碗牛肉面和四代人的生活为切入点,通过金彪寻味牛肉面的过程,描绘了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的、比血更浓的爱国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珍贵、台湾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情。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情感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同时,该剧也通过一系列的情节转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演员们的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受到了人物满满的思乡情。
舞台造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中间巨大的建筑为主体,通过它在舞台上的转动来表现时间与空间的改变、错位、交叠。同时,演员们的口音也非常地道,让人感觉像是进入了老北京胡同,特别贴近生活。
《寻味》不仅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当下的来之不易。愿祖国早日统一,我作为一名未来的戏剧工作者也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戏剧管理系2023级演出制作班:林美圻
很幸运能参加这次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开幕式,并观摩开幕大戏《寻味》。我生活在闽南,家乡的风俗民情和台湾地区基本相同。来北京数月,听多了儿化音十足的北方话,难免有些思念家乡的方言,可我没什么机会说闽南语,连话也少了许多。我事先没有了解过《寻味》的内容,所以当“独夜无眠守灯下,清风对面吹”的模糊闽南语老调子徐徐响起,我的心像是被狠狠掐了一下,又酸又软。“担仔面,担仔面……”的叫卖声越过舞台漫过我眼前,眨眼流泪的瞬息之间,我仿佛回到了家乡那条充满烟火气的小路。
关于《寻味》的内容,能说的想说的很多。对于大陆亲人到台湾一事,我们是有亲身体会的,只是至今我们也没能和台湾的亲人取得联络。因此,我非常期待去台湾——这个世界上另一个讲闽南语的地方看看。同时,台湾牛肉面和川味牛肉面各开店面时怎么也不对味的情节也让我印象深刻,显然,大家放下成见一起协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期待的戏剧,大家快去剧场看起来吧!
戏剧教育系2023级戏剧教育班:孙嘉怿
寻味,寻一碗母亲牛肉面的味道。
一艘远洋的航船驶离了大陆,他告诉母亲一切都好,不用担心,他一定会回来的。
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他的孩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孩子长大能帮忙写信了,可信却一封都寄不出去。
2008年,“三通”把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渺远乡愁寄到了亲人的心间,年近期颐的母亲听到了孩子在对岸一切都好的音信,她了无遗憾地闭上了眼睛。
他寻了四十多年的牛肉面味道,再无机会尝尝了。
他决定留在北京,却因为房子的归属问题惹他人闲言碎语:你是你母亲的儿子吗?
台湾牛肉面和川味牛肉面,都说自己是最正宗的,他越来越糊涂了,连三爷都说他不是母亲的儿子。
“可李金标,你是李王桂梅的儿子,那些信就是证据!”
挺起胸来!
台湾川味牛肉面做成了,他的味觉回来了。
记忆中的船帆再一次远扬,如果他知道他将再也见不到母亲,他还会走吗?
北平到台湾的航线即——将——返——航——
李金标,欢迎回家。
一方小小的舞台,将两岸四代人紧紧联系起来,血浓于水,导至精,演至灵,文至真,设至巧,美至纯,情至诚,令人可同感、可共情。
我是一个从未在剧场里哭过的人,但却在《寻味》中哭了三次。
这次“大戏东望”活动,不仅给北京各行业的人们提供了观看好戏的平台和机会,而且有利于戏剧文化更广泛深入地扎根于人民,进而将看戏赏戏的文化氛围以北京为基点推广至全国各地,深入培育优秀艺术作品。
大戏看北京,好戏看东城。这次宝贵的观摩机会无疑为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未来,“大戏东望”必将行稳致远。
全国话剧展演季作为东城区品牌文化活动,以推动中国话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使命,凝聚本土话剧资源和力量,致力打造行业集体发声与集中展演的重要平台。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话剧行业风向标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共推出124部优秀剧目,从全国甄选精品剧目进京展演230余场,惠及观众20万人次,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国话剧行业发展的格局,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剧年度盛会。
全国话剧展演季将荟萃全国优秀剧目,通过城市联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东城区将聚焦深厚的文化土壤、深沉的历史脉搏、活跃的文化生活、蓬勃的时代活力,打造文化创新创造的崭新空间,在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舞台上展现更加锦绣的文化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