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5月19日,第六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在我院实验剧场东厅圆满落幕。研讨会期间,来自国内22所艺术院校的23位专家教授围绕“音乐剧剧目教学”作了主题发言,400余人次参加了研讨会;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北剧场进行的音乐剧教学展演,吸引了20多所院校的近千名观众。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会议积极、务实、生气勃勃,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聚拢了音乐剧教学队伍的集体力量,推动了音乐剧教学在各院校的深根开花,功不可没。

?xml:namespace>5月18日、19日的研讨会现场,与会者围绕本届研讨会主题“音乐剧剧目教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中既有关于音乐剧片段、剧目教学、排演的研究,又有对音乐剧剧目赏析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既有音乐剧引进剧目教学实践研究,又有中国原创音乐剧教学剧目优化的研究。就相关研究论题,大家不仅认真而严肃地提出了诸如“技术、方法与创造”的教学三要素,同时大胆定义了一些概念,比如:公共音乐剧,音乐剧小品等等,并纷纷为中国音乐剧教学专业委员会这个集体出谋划策,提出了诸如成立教学研究资料库、编写教材、开设音乐剧大师班和中国戏曲课程、培养具有拓展“全能”意识与追求的音乐剧教师队伍等建议。


?xml:namespace>

5月17日、18日晚,19日上午,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四川音乐学院分别进行了音乐剧教学展演,形象鲜明地展现了各自的教学优势和人才培养成果。其中既有对经典剧目的“描红”,又有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原创”,还有音乐剧表演歌唱、舞蹈和表演技巧的强化训练,专家、老师和学生们不仅欣赏了经典音乐剧和优秀中国原创音乐剧片断,而且看到了3所艺术院校音乐剧剧目教学的思路、方法与效果。?xml:namespace>
5月19日下午,廖向红主任对本届音乐剧剧目教学展演和论文研讨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音乐剧教学与人才培养应继续思考的问题,诸如:明确培养人才的定位和规格;加强教材建设和资源共享;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发挥院校自身优势(学校的,教师的、学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各家教学之长补己之短;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个性等。最后,呼吁各与会院校、教师要以全球视野、开放心态加强交流与合作,以音乐剧创作人才培养和创作规律探索的成果,培育中国音乐剧这朵绚烂之花的早日盛开。
最后,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主持闭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的音乐剧教学在狠抓基本功和学习西方经典作品的同时,一定要回顾和梳理自身3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中撷取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完善中国原创音乐剧教材,以适应当前本土音乐剧发展的井喷之势。音乐剧在中国,一定要走向原创,走向特色,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