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在我院黑匣子剧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为观众展现了一场以唐诗《登鹳雀楼》为主题的舞美实践工作坊作品,获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好评。
此次工作坊是“国际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作品交流中心”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在短短的三天内,约四十位左右来自12个国家的14所院校的舞美专业同学齐聚一堂,在布景设计组、灯光音效组、服装化装组三个分工作坊中,共同讨论创作出了这场舞美展示;舞台效果独特,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当代阐释隽样式新颖,意蕴悠长。以现场古筝演奏的古曲《流水》作为配乐,古意盎然;9块白色布板错落有致地起伏,呈现出了原诗中山河、河流的意境;柔和的橙色光打在布景板上,勾勒出夕阳下连绵无尽的山川;两位演员,一男一女,其黑白两色的衣饰,颇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两块长长的白色宽布条呈现了长长的国画卷轴形象;在结尾处,所有白色布板升到空中,男演员长长的白色袖子也舒展至舞台两边,女演员脚下则是白裙曳地,表达了一种释放、延伸的意境。整体装置和人物造型体现了世界各国当代舞台美术学子对于中国文化的视觉解读,装置和人物造型结合方式紧凑、新颖,布景装置对于空间感的表现也颇具创意。
工作坊还特别安排了一个颇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中国古代礼仪展示。四位身着汉服的中戏学生随着中国古典音乐缓缓登台,为观众们展示了坐、跪、拜、揖、趋等古代礼仪。观众们尤其是外国师生深深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所吸引,赢得了一片掌声。
工作坊作品展示结束后,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徐永胜、国际舞美组织教育委员会主席玛丽娜•瑞茨诺娃、国际舞美组织前主席迈克•兰姆瑟、舞台美术系主任孙大庆分别发言,对展演做出了高度评价;外国教授纷纷发言,赞扬各国同学们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各展所长,默契地创作出这场别具特色的舞美展演,并希望这次实践工作坊带来的教学交流形式以及友谊和精神能够延续下去,祝愿同学们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取得更大发展。
本次“2011国际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作品交流中心”系列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展览及由中心授权出版的作品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多国艺术院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实验工作坊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得到了国际舞台美术学会教育委员会以及各国艺术院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并一致表示将在未来的工作坊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探索这种舞台美术教育交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