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印度国立戏剧学院《十二怒汉》扣人心弦
时间:2010-05-21

 

 

 

520日晚的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的学生展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谋杀案的审议会——《十二怒汉》。本剧由冉杰特·卡普洱改编自雷金纳德的《十二怒汉》,故事情节大致保持原貌,但在演出形式和主题的体现上体现出导演独具一格的见解。

舞台上由十张椅子围着4张桌子摆成半弧形,来自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和职业的人参与这场会议。大家对一个小男孩是否杀害他的父亲这个案件进行讨论并决定这个男孩是否有罪。起初大家从表面的证据都认为男孩是杀人凶手,只有一个人一直持反对票,随着一步步地深入分析调查,使得在场的与会人员也渐渐地站向了他的一方。在整场激烈有趣的讨论中,剧情开始由对男孩是否有罪的争论转向了各个陪审员由于不同的个人偏好和性格,不同的家庭和生活经历造成的冲突和较量。

整场演出以陪审员的争论为主,主要的几个象征性动作包括陪审员在激烈争论的过程中向地面用力的扔击橡皮球。导演在整场审议会的过程中还加入了男孩的形象,男孩会以不同的形式的上场,时而玩耍时而蹦跳,给人一种非常纯真的孩童的感觉。剧中安排的一场雨是全剧的一个转折点,似乎在告诉观众案件即将雨过天晴,结尾最后一个坚持认为其有罪的陪审员也被感化,男孩以全票无罪释放,看似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全剧其实更多的是向人们展示了10个性格各异,生活不同的陪审员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这个谋杀案每个陪审员似乎重新认清了自己,对整个案件以致于个人的人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