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全国政协将艺术学提升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专题调研”在我院进行
时间:2008-12-01

 

 

    2008年11月28日上午,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抵达中央戏剧学院,就将艺术学提升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问题召开专题调研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蒋作君,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绍高,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秋俭,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吴祖强等担任调研组组长。我院徐翔院长、刘立滨副院长、廖向红副院长、徐晓钟教授、谭霈生教授等出席调研报告会。会议由江绍高委员主持。

    刘立滨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向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院出席调研座谈会的人员。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蒋作君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但从目前艺术学学科的设置来看,尚不利于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更无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调研工作正是要体现出推动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思路。蒋秘书长还提出,调研工作并非要一味论证文学与艺术的关系,而是要通过探究艺术对于社会经济战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重大贡献,挖掘艺术学对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我院徐翔院长介绍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基本情况。徐翔院长从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建院初期的各项基本情况谈起,回顾了中央戏剧学院59年的辉煌历程,并重点介绍新时期以来我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新校区筹建情况,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在国内、国际戏剧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廖向红副院长重点就艺术学学科定位及学科体系建设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在我国文学学科门类下,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同时出现,定位十分模糊,对艺术学作出的学科体系划分也不尽合理。为此,廖向红副院长提出,将艺术学定位为与文学并列的学科门类,不但有助于明确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也有助于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分类分层,强化体系内各学科的建设,使我国的艺术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

    我院徐晓钟教授与谭霈生教授相继发言。徐晓钟教授认为,将艺术学作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应当把艺术学从文学学科中解放出来。戏剧、音乐、美术等应提升为一级学科,戏剧戏曲学科下的表演、导演等专业应提升为二级学科,并加强学科内部的系统性,满足各专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的需求。谭霈生教授提出,文学与艺术学的关系没有理顺,有来自学术界的偏见阻力,这对学科的定位是很不利的。戏剧可以看作艺术学下设学科中与文学的关系相对密切的,但也仅限于戏剧中的剧本,而戏剧是由剧作家、演员和观众共同创造的,剧本不能代表戏剧的全部。将戏剧看作包含于文学中,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认识也使人们理解戏剧的特点受到局限。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秋俭为此次调研活动作总结性发言。张秋俭委员代表全国政协对中央戏剧学院全力配合此项调研工作表示感谢,她谈到,经过开展专项调研,全国政协调研组与艺术院校就“将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形成共识。它不单纯是学科定位的技术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问题关系到艺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艺术人才的就业。目前我国的艺术学学科定位不利于艺术教育和文化建设发展,全国政协为此给予高度关注,将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提升艺术学学科的地位,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座谈结束后,全国政协调研组成员现场观看了我院表演系2005级音乐剧班实习剧目《名扬四海》第一幕的教学排练,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