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十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研讨会热烈举行
时间:2017-05-24

5月19日上午9点,第十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研讨会在我院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的专家们就论坛主题——“文本与舞台”分别发表了演讲并针对演讲内容展开讨论。

IMG_2171.jpg

香港演艺学院薛卓朗的发言题目是《萨缪尔·贝克特, 哈罗德·品特及莎拉·肯恩的“静止、停顿与省略——英国戏剧表达的‘改革’”——及其在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的演员、导演和编剧教育中的位置》,他强调了剧本与舞台的关系,通过学院层面和个人层面解释了香港演艺学院在表演、导演与剧本创作这三个主要领域中将剧本与舞台紧密联系的实践经验。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贺世平的演讲题目是《当代马华戏剧文本和演出流变——诞生于排演之后,演出之前的文本》,贺世平在会上介绍了马来西亚华语戏剧的起源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哥伦比亚•瓦耶大学阿历杭德罗•冈萨雷斯•布奇的演讲题目是《文本和演剧模式的创意思维》。如何通过不同的主题以及演剧模式创意起源的组合,是演讲主要探讨的问题。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周泉的演讲题目是《多义的文本与离散的舞台》,探讨了文本在各种剧场语言的围剿下如何突围以及文本具有的可行性空间。

IMG_2166.jpg

上海戏剧学院王圣越的演讲题目是《利用双层危机结构说好故事——谈莎剧创作的舞台叙事》,他论述了当代创作者应该怎样读解、阐释和超越莎剧文本,让莎剧文本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韩国中央大学李季娜的演讲题目是《韩国传统影响下戏剧作品表现研究——以音乐剧<逝去的面庞1895为例>》,她的演讲探究了传统韩国文化影响下的戏剧作品表达,并通过影像资料阐释了音乐剧《逝去的面庞1895》中的表达技巧和含义。

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塔玛尔·塔加雷利的演讲题目是《格鲁吉亚舞蹈就是格鲁吉亚的灵魂》,她介绍了格鲁吉亚传统舞蹈的历史和重要种类。

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黛米德巴塔尔·卢克哈格瓦的演讲题目是《独角戏之源:蒙古史诗》,卢克哈格瓦介绍了单一表演戏剧的技巧,以及演员讲话技巧的训练方法等。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杨硕的演讲题目是《演出文本与观演互动》,他认为观演互动不仅要求观众与演员达到心理的共鸣,还需要观众实现行动上的反应,与演员形成实质性的交流,最终参与到演出当中。

中国戏曲学院姚志强的演讲题目是《艺术的文本创作与舞台创作》,他就戏曲艺术自舞台文本与演出剧目的流失、戏曲文本创作人才的缺乏以及戏曲文本转化成舞台实践中的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中国戏曲学院马笑从个人在演出和教学的实践出发,发表了题为《从文学剧本到“戏曲式”的舞台表现》的演讲。

20日上午,参与论坛发言的专家们继续就论坛主题进行演讲和讨论。哥伦比亚•瓦耶大学埃弗雷特·克里斯多夫·迪克森演讲的题目是《剧本改编与舞台惯例》,演讲围绕着文本的翻译者除了帮助演员融入戏剧已提供的场景氛围之外,还要让演员加入剧本的翻译和改编等内容展开。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宋丽博的演讲题目是《纯碎、融合和杂拼——再思考戏剧发展中的争议问题》,她针对论坛主题,与专家们探讨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阿尔托及其残酷戏剧的影响;二、中国戏曲与话剧之间的相互影响;三、演员创作面临的新挑战和表演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IMG_6038.jpg

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奥布里·麦勒探讨了《词汇使用与滥用的力量》,以期寻求词语的准确性和文章的适当性。

马来西亚国家艺术文化遗产大学黄爱明的演讲题目是《回顾马来西亚国家艺术文化遗产大学用于教学目的的剧本选择》,介绍了本校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以及面对的缺陷。

中国戏曲学院肖燕的演讲题目是《仿真戏曲及其缺陷》,她介绍了自己过去在服装设计中去文本化的实践,并且针对这种实践进行了反思。

IMG_2203.jpg

20日下午,论坛总结会上,刘杏林、宋丽博、徐枫、刘红梅等老师同参与论坛的外国专家们就文本的含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