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这部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首次登上中国歌剧舞台。此剧由中戏校友、戏剧导演陈薪伊担任导演,我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孙大庆教授担任舞美设计,副主任张庆山教授担任舞美呈现,副主任田丹教授担任化装设计。灯光设计、视频设计分别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韦尼乔•凯利、塞尔乔•梅塔里担任、中戏校友吴雪润担任服装设计。
以丰富的音乐手段烘托脍炙人口的旋律,以诗意的舞台美术传递浓郁的西域风情,在传承音乐故事的同时也传承了两代作曲人与塔吉克人民的情谊。从电影到歌剧,从银幕到舞台,这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由电影的艺术,转变为歌剧空间的艺术,是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的最大挑战。演出依靠表演和舞台空间的设计,把人物的感情、心理空间表达了出来。
舞台艺术是设计理念、扎实的制作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一部好戏要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要挖掘出空间艺术的现代意识。歌剧版《冰山上的来客》的舞台美术将当代造型艺术在歌剧舞台上推向了合理的极致。
孙大庆教授设计的布景装置以简洁的写意风格来铺陈演出空间的整体结构;布景装置没有单纯地复制整个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或故事发生之处的某个具体环境,而是选择如冰山、雪坡、白杨、帕米尔红花等几个具有西域风情的代表意象作为布景装置的核心要素,它们不是现实环境的代替物,而是使观众尽可能深入到剧中人物的内部世界和剧作的精神世界的舞台装置,是更有利于戏剧动作展开的舞美布局。
最大的舞美亮点就是材料感十足的“冰山”——经过主创和制作人员的多次试验,创新性地采用一种半透明的“玻璃布”作为打造“冰山”的材料。通过整体斜平面后侧两道、以及侧地面左右各三道特殊树脂材料制作的绵延“冰山”,可上下提拉不同的高度;这种多褶皱的装置材料吊装在舞台上之后,会由于重力作用呈现出硬实的质感并形成棱角,在灯光和多媒体的配合下呈现出奇幻的视觉效果,与歌剧表演及戏剧冲突紧紧相扣。
配合三面反投幕及冷色调的灯光效果,群山时而阴霾压抑,产生暗无天日、悲惨震撼的气氛;时而营造出晶莹感和飘渺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纯洁、晶莹剔透的爱情;婚礼时暧昧的冰山、雪崩之夜肃穆的冰山、真爱重逢时浪漫的冰山、以及战斗胜利后被曙光照亮的冰山,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舞美装置特别地采用了中国传统造型观念的“散点透视法”进行布局,以虚实结合的方法营造出主体意象的含蓄性。布景装置以虚实相间、不同的比例结合在一起,尤在虚处着功夫,充分发挥间接描写的作用,体现出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的深刻魅力。
首演当日观众爆满,演出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尤其是舞美的创新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或将成为中国原创歌剧舞美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