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华骨髓库校园行”走进中戏——中国新闻界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曦来我院讲座
时间:2007-06-05

  

    11月10日,中国新闻界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北京首例同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曦来到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华骨髓库校园行”的主讲人,他为我院学生做了一堂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生动讲座。

 

    杨曦2000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2001年,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杨曦为中华骨髓库留下了自己的血液资料,成为北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中的一名志愿者。2003年10月12日,他接到北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湖北来京就医的白血病人HLA配型成功。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高分、体检,杨曦在2003年12月4日、5日顺里捐出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国新闻媒体中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讲座中,杨曦和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过程,现场的幻灯片放映着那段经历的每一个阶段,杨曦的讲述亲切自然,脸上的微笑始终传达着内心的平静和坚毅,这也正是他得知自己与白血病患者初分配型相合之后的心理状态,配型成功的机率只有百万分之一,杨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心情异常平静,没有斗争、没有忐忑,只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没有理由拒绝。杨曦说,“面对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杨曦向同学们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救助血液病患者的医学原理,由此我们得知:从捐献者体内提取的是负责造血系统的细胞。这一功能使人体内即使丢失了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它自身的复制功能也能使其在体内迅速复制补充,达到动态平衡,因此不会影响被提取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从捐献者的体内提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后,利用干细胞的强大复制功能在病人体内大量复制,从而实现病人的造血机能的再生。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有志成为干细胞捐献者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讲座当天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和北京市东城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为同学们发放了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管理中心印制的《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志愿捐献者健康状况征询表》,同学们就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条件和过程、以及对人体是否安全等问题与杨曦进行交流,对加入中华骨髓库造血管细胞捐献者的队伍表示出极高热情,更有些同学当时就填写了登记表,学院将这些登记表汇总之后,由中华骨髓库安排时间统一抽取血液资料。

 

    在骨髓库留下血液资料本是一个平凡的举动,中华骨髓库迄今已有50万例,这些血液资料埋下了一个个“生”的种子,萌生着人道主义善举的希望,当某一颗鲜活的生命即将走向衰竭的时候,当某个人平静的生活被病痛和绝望淹没的时候,如果我们有幸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挽救一个人、挽救一个家庭,这无疑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恩赐,是一个生命所承载的应有价值。杨曦在讲座中说道,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中华骨髓库的血液资料库中留下记录,也希望每一个人都不会经历配型成功的那一天,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如此相近的兄弟姐妹遭受病痛的折磨。

 

    让我们用热情和善良种下希望、用志愿者的行动回报青春、回报健康!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