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剧《红楼梦》在京迎来第50个全本、第100场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传统与当代碰撞融合的“游历”体验,引发热烈反响。
有人评价这部剧“充满着诗意和韵味”“呈现极致的当代中式美学”“把中国式留白刻入话剧年轮”。回溯过往的创作历程,中戏创作团队在话剧《红楼梦》创排中所做的努力与尝试,和学校多年来在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紧密相关。
再现经典,用话剧演绎中国文学名著
话剧《红楼梦》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过12年的剧本打磨和2年的创作筹备推出的精品剧目。中央戏剧学院作为合作单位积极参与其中,京剧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曹艳教授担任导演,舞台美术系教授刘杏林担任视觉总监与舞美设计,舞剧系教师刘美池担任编舞,京剧系教师杨琦担任形体设计,中戏创作团队与上话共同完成了剧目的创排工作。
该剧于2021年9月首演,首次以全本的形式呈现在话剧舞台上。全本演出由上部“春夏·风月繁华”和下部“秋冬·食尽鸟归”组成,全本演出时长约6小时,以独特视角呈现《红楼梦》中经典的人和事,营造出一个“真与假、兴与衰、梦境与现实交织”的世界。
话剧《红楼梦》剧照
早在2019年,话剧《红楼梦》的筹备工作便已启动,但以戏剧的形式演绎这部古典名著并非易事。一方面,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内涵要义和艺术风格可谓是家喻户晓;另一方面,此前《红楼梦》的相关影视作品及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以全本的形式呈现,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耗费十余年的时间酝酿话剧版《红楼梦》,期间几易其稿,历经多次选择与舍弃,逐渐明晰了“综合、浓缩、重组”的创作定位。全剧在讲述上打破了线性时空,让时空随时交汇。剧中的角色时时处在变化之中,演员跳进跳出,在演绎剧中人之时,又会加以评判和思量,以此作为与观众之间的沟通。
在曹艳教授看来,话剧《红楼梦》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践。《红楼梦》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东方哲学,主创团队尝试打开它的心灵世界,在剧场中建立表现性的心理时空,将生活表象与心理真实互为映照,展现一个众生相的心灵图谱,追求《红楼梦》内在精神的完整性。“我们期待剧中人的心灵本真引发观众的情感波澜,怀着悲悯的情怀,经历一番兴衰、聚散、悲喜与空无。在情感的场中透视生命的本质和美好,以悲剧领悟虚无,把握存在,关照现实。”
话剧《红楼梦》剧照
话剧《红楼梦》的舞台,有令人过目难忘的写意留白,极简且符合当代审美。舞台结构在演出首尾呈现了一个世界的建造和塌落,在代表这个世界的白色空间中,所有的人物、景物和家具陈设似乎都是短暂停留的过客,转瞬即逝。贯穿在整个剧情发展过程中的“落红”,不仅是叙事的点缀和色彩的调剂,也作为一种象征,逐渐布满舞台,不时被演员带起,如同剧中女性角色微尘般的生命。
刘杏林教授曾设计过昆曲、赣剧、芭蕾舞剧等多个版本的《红楼梦》,他认为,不同剧种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话剧的特点要求舞台场景的设置需要具有概括性,能把大量的地点、内涵的表意都容纳进去。而不变的,是“有”和“无”的概念——这在《红楼梦》中特别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古代家族的故事和命运,更是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命运。
静下心来,追求具有当代审美的民族演剧形态
5年,4次修改复排,3轮工作坊,2次专家研讨会,100场演出,曹艳教授感慨到:“每次走进《红楼梦》的排练场,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台戏有一种生命力,我的这种情感就来自它的这种特殊生命力。”
2020年,在综合考虑剧目特点和现实条件后,主创团队选择用工作坊的形式来开展话剧《红楼梦》的排练工作。工作坊的主要任务是对未来演出样式进行探索,“如何借力戏曲探索《红楼梦》,使演员具有古典意韵的表演形态”“用戏曲和现代舞中的形体表现方法,来帮助演员建立形体、心理的自我感觉”“按照剧本的规定情境去组织舞台调度”,主创团队和演员们在工作坊中一步步打磨、探索话剧《红楼梦》的最佳呈现方式。
话剧《红楼梦》工作坊
极具中国传统审美的程式化戏曲动作帮助演员内化心理,古典的韵律为演员的表演打下最基础的一层“底子”;现代舞元素的加入则打破了程式化,它更注重自由地抒发情感,更生活化、更具冲击力,因此,演员们不得不把自己“打碎”,把二者揉进表演里,寻求平衡与融合,从而形成属于话剧《红楼梦》的独特表演方式。
无论是文本本身想要传达的意义,还是舞台空间的设计形态,亦或是表演、服装、灯光、音乐的结合,曹艳教授将这些称之为“大家共同完成的当代剧场的诗化意象”。主创团队在话剧《红楼梦》中的一切追求都是中国的,但又不仅仅是东方传统的,它有现代的演剧理念,也有现代的表现手法,因此,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民族演剧形态的当代剧场性的诗意追求”。
今年,话剧《红楼梦》在剧本、舞台呈现等方面都做了调整和升级,结构更加紧凑,在真与假、兴与衰、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带领观众接近故事核心,感悟人生哲理。
话剧《红楼梦》剧照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自话剧《红楼梦》首演以来,主创团队便是以这种孜孜以求、臻于至善的精神,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着当代舞台的创新表达。每一轮演出后的精心打磨、修改提高,源于每一位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展现。这是主创团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敬畏、尊重,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产教融合,共谋“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新路径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教授多次围绕构建“中国演剧体系”发表理论文章。他指出,提出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是以期解答“如何在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新时代文艺,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的时代命题。“中国演剧体系”强调学习传统戏剧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吸收其中的文化和哲学内涵。在坚持创作、表演“形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合”,守正创新,完善中国特色戏剧艺术道路。
话剧《红楼梦》的成功排演,是中央戏剧学院聚焦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的重要体现,更是对“中国演剧体系”的具体实践。在此次深度合作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作为全产业链的国有文化企业,在剧院经营管理、项目策划、演出制作等方面发挥了充分的产业优势;中戏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主动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与一流艺术院团在教育、创作、研究等多维度紧密合作,发挥专业优势。
话剧《红楼梦》剧照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及其蕴含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之初,话剧界郑重提出向中华优秀传统学习。中央戏剧学院的老院长欧阳予倩大力提倡话剧演员训练方法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强调话剧一定要走本民族的道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戏剧人努力地融入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等文化元素,赋予了中国戏剧独特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欧阳予倩老院长为排练《桃花扇》做示范
如今,在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演好中国人物,以宏阔的视野凸显中国气派、中国风度,是万千戏剧工作者的现实目标和理想蓝图。话剧《红楼梦》提供了话剧艺术“打开”文学经典的一种有效方式,追求含蓄、中和、婉约的民族化表演美学,既有古典韵致,又不乏现代神韵,实现了话剧艺术和文学经典的“双向奔赴”。在刚刚结束的2024桂林艺术节开幕式暨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颁奖仪式上,该剧荣获最佳剧目奖。
话剧《红楼梦》剧组合影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中国演剧体系”,将是一条立足中华文化、汲取世界各戏剧流派之精华,自觉实践戏剧艺术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其根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未来,中央戏剧学院将继续发挥艺术院校辐射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互促聚合,携手推出更多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艺术精品,将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传达到人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