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珍 今年,中国话剧迎来百年华诞。从1907年春“春柳社”在日本上演《茶花女》与《黑奴吁天录》的片段场景开始,中国话剧运动已经有了它近百年的辉煌历史。有关话剧的展演和研讨活动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剧院还推出公益学生场,在高校设立售票点,以20元的优惠票价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观看话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优秀话剧演员的缺失、话剧舞台原创精品的屈指可数等问题困扰着话剧的发展。优秀话剧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剧团办班+院校培养
说到看话剧,恐怕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北京人艺。看过北京人艺的戏的观众可能都想知道,北京人艺的演员怎么能演出这么好的戏,当初老师是怎么把他们从人群里挑出来的,又是怎么培养的?尤其是有些演员看似貌不惊人,却练得一身好功夫。其实,人艺的很多好演员,如韩善续、宋丹丹、梁冠华、郑天玮、岳秀清、冯远征、何冰等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团体——人艺学员班。学员班在“文革”之前办了两期,之后又办了5期。直到现在,每一期学员班里都还有活跃在影视剧中的演员。
出演过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梁冠华描述了他眼中的人艺学员班:在学员班,学员们不仅有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作指导,而且他们是一步一步从跑龙套做起的,舞台的实践是每天必修的课程。从一个演员对自身的要求来讲,舞台的确是真正锻炼人的地方。演员不断需要剧本和角色来锻炼自己。因为到了台上就是你光秃秃的一个人站在那里,底下一千多观众,这是活生生的交流。
对于北京人艺在培养话剧人才方面做出的成绩,戏剧教育家王永德认为,剧团办班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学员可以在学习理论之余,有表演艺术家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能够充分实践的平台,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跑龙套,演员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一位优秀的话剧演员,应该是全方位的优秀。作为话剧来讲,演员就是工具,他是导演整体构思的一部分,要服从整体。按不同剧本的要求来表演,那才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演员。
除了剧团办班,话剧人才有一部分是通过院校培养出来的。1950年成立的中央戏剧学院,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高等戏剧教育学府,第一任院长为欧阳予倩。曹禺曾担任名誉院长。它设置了戏剧文学系、表演艺术系、舞台美术系、导演艺术系和戏剧研究所。多年来,它为全国培养了戏剧人才5000多名。
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于1956年。熊佛西为首任院长,其建制与中央戏剧学院大致相同,多年来,也为戏剧界输出了6000多名学生。
除两所高等戏剧院校外,各省的艺术院校也有的设立了戏剧系。
培养观众至关重要
话剧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演员的培养问题。一部话剧的演出成功与否,还与话剧剧本、舞台美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戏剧理论家董健看来,优秀剧本、优秀话剧作家的缺失是话剧不景气的重要原因。而在这些重要原因的背后,是话剧观众的缺失。记者做了个20人的随机调查,了解被访对象一年之中看过几部话剧,结果只有2人看了一部话剧,其余的人几年都没看话剧了。
话剧观众群的萎缩也与现代社会文化休闲的多元有很大关系。看电视、上网、喝茶、桑拿等休闲文化兴起后,人们不再把进剧场看戏当成一种必要的休闲生活。而且,话剧对观众的要求也很高,不像看演唱会就是放松找乐,话剧作品带有深层次的反思,现代人相对浮躁,往往难以静下心来看话剧。
观众对话剧的疏离和对影视的认同,迫使剧作家与演员不得不自觉地去适应全新的市场需求:原先以写话剧为主的作家转向了写影视剧本,原先以演话剧为主的演员转向了影视娱乐圈,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成名快,又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而剧团纷纷解体、演员纷纷下海,话剧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其实,培养观众与培养人才一样重要。有专家认为,利用明星加强宣传、培养观众、引领观众的欣赏趣味是一件好事,但不能过分强调明星的包装,而忽视话剧本体,一部真正的好话剧让明星加盟,才是两全其美。
从儿童抓起
话剧人才应如何培养?王永德认为,对戏剧教育来讲,如何培养出好人才、尖子人才,关键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目前,中央戏剧学院,围绕培养优秀人才,从教材和课程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
董健说,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培养话剧人才方面应当承担重任,可惜的是,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或者不重视培养人才,或者力量比较薄弱。一些专业性的戏剧学院由于缺乏广阔的人文底蕴,培养人才乏力。话剧振兴必须重视高校话剧氛围的培养,因为那里不仅是培养未来观众的沃土,还是培养青年剧作家的摇篮。
话剧与青年学生有很深的渊源,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借话剧折射出知识分子对民族存亡的危机感,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始。董健说,曹禺就是从南开大学的舞台走上艺术大师之路,写下《雷雨》与《日出》等名篇。他同时希望更多综合性大学将来能开设戏剧系,凭借自身在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更多话剧青年,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话剧事业,静下心来创作更多贴近生活、更为饱满的优秀作品,吸引更多观众,从而形成话剧发展的“良性循环”。
“仅从大学抓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高中、初中甚至儿童时期抓起,培养大批话剧爱好者、观众与创作人才,这样,话剧才有属于自己的春天。”董健认为。
政府支持有必要
英国的“莎士比亚大剧院”,国家几乎是全额拨款,还在各个方面给予帮助,使传统高雅艺术得以繁荣。澳大利亚悉尼剧团由国家供养,墨尔本剧团隶属于墨尔本大学,政府把费用交给基金会来管理剧团,使他们不断有剧目在上演,一直有固定观众。
说到外国话剧的发展,董健言语中颇为羡慕。在国外,对文化的定位就非常明确,凡是属于商业性的演出,国家不但没有补贴,还征收一定的税收,反过来,对高雅艺术,国家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扶持。
《中国文化报》2007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