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五四运动 100 周年和学校建校 60 周年,2019年,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指引下,戏剧学院在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国际交流等方面得到了长足进步,学院在行业、同类高校、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得到明显的提升。2019年先后推出原创及改编剧目《永远的保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桃花村》《梨花树下是我家》《十字街头》《嫦娥奔月》等,参加“中国校园戏剧节”、“云南省新剧目展演”、“云南省春节联欢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想周”、“全国曲艺小品大赛”和“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等全国和全省重要展演赛事,产生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用原创剧目带动各专业的联动教学,用项目提升和检验教学成果,再通过校外演出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这已经成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一)依托评估推动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
2019年,戏剧学院经历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及“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等评估后,戏剧学院对照评估检查的结果,认真落实整改方案,进一步巩固我院在审核评估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良好工作机制,围绕“双一流”专业的建设和申报,推动我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戏剧学院强调全过程育人的教学理念,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在不断的评估和整改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力争专业建设有更大的突破。
2019 年 4 月 9 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戏剧学院按照学校的规划,组织了“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2019年国家“双万计划”第一轮评选中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进入国内同专业前10%。
(二)通过教学展演彰显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展演一直是戏剧学院体现办学特色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形式。每个学期各个年级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学展演汇报,每年 4 至 5 月是戏剧学院本科毕业生展演季,11月至12月是研究生毕业展演季。原创剧目、经典剧目的排演;专业汇报演出、跨专业联合演出、毕业展演;校外剧场演出、送戏下乡等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剧目和演出形式异彩纷呈,体现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特色。
1.2019 年戏剧学院毕业教学展演活动
2.发挥专业优势融入地方文化建设
2019年戏剧学院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在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以及与专业院团的合作,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城市戏剧文化建设、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师生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作品。其中《梨花树下是我家》参加了云南省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永远的保尔》参加了云南省第十五届新剧目展演并获最佳导演奖,15级戏文毕业大戏《道听神说》中的《嫦娥奔月》被选送参加了2019 年10月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高等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首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并获优秀奖。另外,戏文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实景戏剧演出《问心》、《琉璃》、《露茗》等和戏剧教育专业方向师生制作的原创音乐剧《小萝卜头》等数场原创话剧在昆明的各个剧场中演出,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构建城市文化生态、文旅与戏剧的结合以及城市演剧空间的拓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除剧目演出外,戏剧学院还于2019年6月举办了“新时代朗诵教学创新与发展”论坛。2019年10月承办了2019应用戏剧论坛暨第三届全国戏剧与教育应用大会,开展专题交流研讨论坛18场。依托专业优势搭建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为云南与全国各地高校在学术交流与演出合作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创造契机。
3.跨地域合作促进教学成果的转化
2019年,戏剧学院依托上海戏剧学院产学研云南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大对我院专业教学和项目推广的扶持,完成了多场次,多形式的展演活动。由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剧目转化而来的音乐话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受邀赴北京、上海等多地进行了交流演出并参加了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戏剧节。由戏剧学院播音系举办的“讴歌新时代,筑梦彩云南”大型主题朗诵会是戏剧学院播音系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一场大型演出,也是戏剧学院播音系的学生在大型舞台上的第一次集中亮相。这台演出深入学校、街道等不同场地演出,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在云南艺术学院“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校风指引下,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戏剧学院将继续立足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放眼全国、对话世界,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做出积极贡献,为把学校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和鲜明特色的区域性高水平艺术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