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央戏剧学院创演大型话剧《北上》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
多位师生及校友获单项奖
时间:2025-11-05

11月4日晚,在重庆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传来喜讯——由教育部推荐,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创演的大型话剧《北上》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这也是文华奖历史上首部高校创演的作品获剧目奖。同时,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张华翔凭借话剧《于成龙》荣获文华单项奖(舞台美术),在读博士研究生何念凭借话剧《觉醒年代》荣获文华单项奖(导演),在读博士研究生靳东凭借话剧《温暖的味道》荣获文华单项奖(表演)。此外,校友张曼君获文华单项奖(导演),校友任冬生获文华单项奖(舞台美术),校友刘敏涛获文华单项奖(表演)。


文华剧目奖

院长郝戎代表学院接受文华剧目奖

中央戏剧学院创演话剧《北上》荣获文华剧目奖

获奖证书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代表我国专业艺术创作与演出的最高水准。此次《北上》获文华剧目奖,充分体现了该剧在文学改编、舞台呈现与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也是对中央戏剧学院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培育舞台精品的高度肯定。



溯流北上,以戏书史

《北上》是根据著名作家徐则臣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该剧由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担任出品人,一级导演、学院客座教授李伯男执导,学院知名校友刘科栋担任舞美设计,舞台美术系教师曲明担任灯光设计,表演系教师尹玲担任人物造型设计,实验剧团团长孙亮担任项目策划,实验剧团教师姚金凤担任联合监制,实验剧团教师李佳霖担任联合制作人。此外,陈秋羽、韩嘉桐、李宁等实验剧团教师,以及刘子壮、陈琦、王嘉琪、郑博、孙雨晴、王金钰、陈冬睿、刘跃臻等优秀学生也参与了该剧的演制等工作。

作品通过“古今交织”的叙事结构,以意大利旅人小波罗的北上之旅为引,演绎由浙江杭州至北京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讲述一段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同时,以恢弘的舞台语言描绘大运河的壮阔图景,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折射民族命运的起伏跌宕,生动展现了大运河作为文化纽带的历史纵深与时代意义。

自2024年9月杭州首演以来,《北上》已走过北京、上海、淮安、昆山、湖州、宁波等运河流域城市,所到之处反响热烈,赢得观众与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誉。该剧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精品剧目,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评委会推荐剧目、最佳投资方等奖项。



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北上》的成功创作,正值中央戏剧学院建院75周年。作为学院“教学—研究—创作”一体化成果的集中体现,该剧的推出展现了学院在艺术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的使命担当。


话剧《北上》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出片段


中央戏剧学院始终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中国演剧体系”,以舞台艺术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此次《北上》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不仅是学院艺术创作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新时代中国话剧坚守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文华单项奖

由张华翔担任舞美设计的话剧《于成龙》,以清代山西籍能臣廉吏于成龙为原型创作,是山西省深入挖掘山西廉洁文化资源创作的一部精品力作。全剧以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生动展现了于成龙坚守“自省六戒”、为民请命、惩治贪腐的感人故事。舞台光影流转间,“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形象,从历史典籍中缓缓走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廉政长卷徐徐展开。


舞台美术系教授张华翔荣获文华单项奖(舞台美术)

话剧《于成龙》剧照


由何念导演的话剧《觉醒年代》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以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审美表达,揭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何念谈到,主旋律话剧要有口碑,也要有票房,关键在于挖掘人物,找到打动观众的情绪点,给足情绪价值。


在读博士研究生何念(一排中间)荣获文华单项奖(导演)

话剧《觉醒年代》剧照


中国煤矿文工团创演的话剧《温暖的味道》由靳东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主演。该剧围绕黄河沿岸塬底下村苹果产业升级展开,新任第一书记孙光明引入新种苗技术化解种植危机,与村民郝凤仙形成观念冲突,最终推动乡村振兴进程。靳东对该剧阐释道,这是一部镶嵌在形式感里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在读博士研究生靳东荣获文华单项奖(表演)

话剧《温暖的味道》剧照


校友获奖风采

校友张曼君荣获文华单项奖(导演)

校友任冬生荣获文华单项奖(舞台美术)

校友刘敏涛荣获文华单项奖(表演)


中央戏剧学院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继续在舞台艺术创作道路上砥砺前行,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为推动新时代中国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中戏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