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二十届安德烈·彼得罗夫“歌唱面具”国际声乐比赛公布结果。经国际评委会评审,音乐剧系学生黄星羱凭借《绝不可以》荣获音乐剧类别二等奖,张煦晗凭借《长腿叔叔》荣获音乐剧类别三等奖。此次获奖不仅展现了我院学生的专业实力,更在国际舞台彰显了中国音乐剧的独特魅力。
精心筹备:彰显教学专业水准
音乐剧系高度重视此次比赛,指导教师郑欣闻笛教授根据两位学生的嗓音特质与艺术风格定制训练方案:深度强化黄星羱的《绝不可以》一曲的叙事层次与情感冲击力;为张煦晗精选英文音乐剧作品,着重表现其鲜明的音乐风格与极具张力的角色塑造。
指导教师郑欣闻笛为学生作指导
黄星羱:用东方故事展现音乐剧魅力
黄星羱的参赛作品《绝不可以》选自中文音乐剧《赵氏孤儿》。在深入剖析角色背景后,他将戏剧张力融入唱腔设计,凭借刚柔并济的声线、细腻的肢体语言及贴合人物的造型,生动呈现了角色内心的激烈挣扎。黄星羱表示:“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国际舞台,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悉心指导的老师和并肩奋斗的同窗。未来我将继续探索音乐剧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之道。”
黄星羱演唱《绝不可以》
张煦晗:用情感叙事塑造鲜活人物角色
张煦晗在备赛中经历了从技术精准到情感共鸣的突破。她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拆解歌词意象、模拟角色处境,逐渐找到声音与情感的平衡点。舞台上,她以富有层次的演唱和张弛有度的表演诠释了角色的脆弱与坚韧。“这份奖项是对我三年学习的肯定,更凝聚着学院的培养和老师深夜在琴房的陪伴、指导”,她谈到,“奖项不是终点,而是我探索音乐剧演唱的新起点。”
张煦晗演唱《长腿叔叔》片段
教学成果:以赛促教,培育复合型人才
音乐剧系的演唱教学始终坚守“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此次两位学生获奖,再次证明了我院在音乐剧教学领域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郑欣闻笛表示:“舞台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我们希望通过国际赛事让学生拓宽视野,更期望他们能将专业所学转化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