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演艺空间管理与运营高级人才培养”开班仪式举行
时间:2025-10-19

10月16日下午,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演艺空间管理与运营高级人才培养”在学院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演艺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艺术表达的载体,更肩负着塑造城市形象、凝聚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创造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本次培训项目以“演艺与城市”为核心议题,聚焦新时代演艺空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传统剧场数字化转型、新空间艺术品格构建、文旅融合等关键方向展开深入探索,力求在推动艺术内容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实现共创共赢。



本次项目开班仪式在中央戏剧学院隆重举行。院长郝戎、副院长徐贞、科研处处长杨占坤、图书馆馆长马述智、戏剧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张娜等领导出席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剧院、剧团、演艺空间管理与运营领域的30位学员,共同见证此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启幕。开班仪式由项目负责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中国戏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茜主持。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致辞


在开班仪式的致辞中,郝戎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祝贺。他将此次培训置于宏大的时代语境中,并指出当下正值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两周年,在此重要时间节点推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对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演艺空间是演出艺术与社会开展对话的重要桥梁,是文化落地生根的沃土。当前,演艺空间形态正从传统剧场、城市文化地标不断扩展至乡村、集镇演艺在内的多元化场景,究其核心,始终在于推动艺术内容生产与社会市场运营的深度融合。面对科技赋能与新业态涌现所带来的冲击,传统运营模式正迎来新的挑战,这也凸显了本次培训坚持问题导向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分析,郝戎向学员提出三点殷切期望:

1.坚守初心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掌握中国演艺发展的规律。他强调,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盲目追求商业流量而忽视文化内涵。他形象地说明,追求市场效益以养活团队、维持创作循环是必要的,但作为行业的“领头羊”,绝不能唯经济利益是从,要让每个演艺空间都成为弘扬优秀文化、服务人民精神的窗口。

2.坚持创新实践  

要主动将艺术创作与新时代演艺空间的特点相结合,勇于探索融合路径,打造有特色、有温度和有生命力的演艺项目。

3.深化交流协作

希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能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充分交流经验、分享困惑,营造“互学互鉴、共建共享”的行业氛围,携手提升中国演艺空间的整体运营水平。

最后,他预祝本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并期望学员们学有所成,在未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演艺空间管理与运营高级人才培养项目班主任田雨鑫发言


作为本次培训项目的班主任,田雨鑫老师重点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课程安排。课程团队邀请到了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组建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整体课程设计注重前沿的理论知识讲解与丰富的案例分析相结合,旨在全方位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确保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她表示,将与项目组全体成员一道,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同时,她也对学员们提出了学习要求与期望,鼓励大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老师和同学充分交流;在课余时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建立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行业联系。


学员代表丁维周发言


西安演艺集团丁维周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首先代表全体学员向项目主办方表达诚挚感谢,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他指出,本次培训聚焦“演艺与城市”这一核心议题,恰逢其时。演艺空间作为联动演出与观众的关键场域,承载着“塑造一座城市文化之魂”的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演艺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丁维周提出持续开发商业新模式和演艺新业态的迫切需要。他表示,这正是其自身和学员们希望借此机会与专家、同行深入交流的核心要旨。作为代表,他承诺学员们将不遗余力地投入此次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接收新知识、加强彼此交流,相信学员们走出校园后,将在广袤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展开更多合作,探索更多可能。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中国戏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茜总结发言


李茜在开班仪式总结中谈到,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本次《演艺空间管理与运营高级人才培养》始终秉持“提升演艺空间核心价值,赋能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她表示,经过严格遴选的30位学员,均是来自全国各大演艺机构的精英力量,大家共同构建的资源网络,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贵矿藏”。她希望学员们充分把握此次学习机会,围绕“文化发展、商业运营、内容生产”三大课程模块,积极开展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在互学互鉴中凝聚同行力量,将短暂的同窗情谊转化为未来长效的业务合作与战略协同纽带。最后,她勉励全体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打破惯性思维,深入体会艺术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的协同共生关系。她期待大家学成之后,无论身处何种演艺空间,都能凭借更新的理念、更强的实力与更广的视野,将有限物理空间,转化为能够承载无限文化魅力与可能性的时代舞台,共同为我国演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