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在中戏的成长故事”师生交流会在学院昌平校区举行
时间:2025-03-31

3月21日,以“我在中戏的成长故事”为主题的师生交流会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时值学院建院75周年,导演系王晓凡、实践教学中心周毅、表演系孙婧菲,团委书记金子琳以及副书记王伯正五位学院老师,携手第四期“青马班”青年学子,以故事为舟,以信念为桨,共同交流了在中戏的所学、所得、所感。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既是对来时路的深情回望,亦是对未来发展的炽热宣言,展现了中戏人的传承精神与青春风采。



师者如藤:扎根中戏、传承精神

教师代表讲述自己的丰富经历与动人故事,体现了师者教书育人的热忱。

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谈到,三十多年前身着戎装赴中戏赶考的身影恍如昨日,中戏“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也始终在他心中铮铮作响。他讲述了自己亲身见证的欧阳山尊、徐晓钟和罗锦鳞等老一辈学院教师辛勤教学、激情创作的峥嵘岁月,祝愿学院师生面对更蓬勃的未来,能够将前辈的温度和青春的热血交织起来,共同用生命书写更加丰沛的故事。


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老师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2级男学生合影留念

王晓凡老师与校友在30年前的校庆演出片段《日出》

王晓凡老师与导演系老教授一同参加徐晓钟导演艺术研讨会


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周毅老师在以“做好青藤的一叶,传承常青的精神”为主题发言。他动情回忆了那段满怀激情的青葱岁月,每一位老师都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灵魂的火种,让学生成为内心殷实而真诚的人。他发自肺腑地感恩能够成为青藤的“余叶”,也真诚地渴盼能用中戏灵魂的火种点亮更多的心灯。


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周毅老师发言

周毅老师2005年本科毕业时与同学们的合影

周毅老师和同学们参加毕业剧目实习

周毅老师留校工作期间与戏剧管理系师生外出交流学习


学院表演系教师孙婧菲在会议上展示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到留校任教各个时期的照片,从仰望星空的求学者,到培育星辰的播种者,不同的身份之下有着不同的感悟。回望以“中戏人”的身份服务国家战略和美育浸润行动的经历,在不断成长与蜕变的过程中,不变的是中戏带给她的骄傲、感动以及“中戏人”骨子中的赤诚。


表演系教师孙婧菲发言

孙婧菲老师参加本科毕业剧目演出

孙婧菲老师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

在北京天通苑学校参加支教


青春如焰:实践求真、使命同行

学生代表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实践经验,以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艺术追求。

音乐剧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俞王诗琪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在实践和理论的共振中将校训化作箴言,祝愿中戏学子们未来的艺术道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在创作中实现创造,在舞台上追求至美”。



戏剧文学系2022级本科生李阅瞳在此次会议上发言。他谈到,在延安鲁艺精神的指引下学会“贴着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舞蹈”,使得这段难以忘怀的戏剧文学之旅在笔间流淌,用学生会的实践经历亲身体悟集体工作的力量,在自己的生活中成为忠实的“现实主义者”。



电影电视系2022级本科生刘双嘉在专业学习中踏实努力、精益求精,认为语言不过是渡河的舟,心灵才是掌舵的风,主持中要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在专业学习之余,参加青马班的学习和活动也让他更深刻地了解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艺术的温度当与思想的深度同行。



电影电视系2024级本科生汤雨涵讲述了入校以来的专业成长与思想蜕变。她谈到,在中戏生活学习的时光是她成长道路上十分宝贵的财富,希望未来终有一日能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从实验室跨入排练厅的学生,戏剧文学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由迪并未感到不适应,反而极快地融入了中戏浓厚的艺术氛围。作为已有五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将继承延安鲁艺的红色基因,用一名“戏剧人”的身份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成为党的具有坚定信仰的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我与中戏的故事”师生交流会虽然落幕,但中戏人与中戏的故事仍在师生鲜活的生命中书写。中央戏剧学院75载风雨兼程,归来依旧年轻。芳华易逝,而戏梦之中年岁常青。愿所有中戏人能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求真的理念、创造的追求、至美的态度为学院的75岁献上最好的祝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