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戏学子暑期社会实践 绘就时代新画卷
时间:2024-07-13

前言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长顺县,稻田一望无际,村民们正在清理杂草;远山层层叠叠,马儿自由奔跑;布依族的村民在原始古朴的山寨中唱着山歌……这里历史悠久,曾是东汉和蜀汉时期的夜郎古国。如今,农业发达,少数民族聚居,成为远远多彩贵州的一部分。6月30日,一群朝气蓬勃的面孔——中央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这片世外桃源。

中央戏剧学院“文化振兴 艺术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由学院团委带队,多个专业学生参与,师生总人数近30人。他们跨越2039公里,从北京来到长顺,在学院赴长顺县帮扶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同林,学院赴长顺县帮扶干部、雷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小华的支持与帮助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这一“校地交往”的故事始于2020年。当年,中央戏剧学院响应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的部署,与长顺县结缘。学院本着“中戏所能、长顺所需”的原则,全面加强与长顺县在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层次联系与帮扶,选派了多批帮扶干部,长期驻村工作,并号召师生将戏剧美育带到长顺,为乡村振兴贡献中戏智慧和力量。

这是中戏暑期社会实践团连续第五年到访长顺,今年人数更多,行程更丰富。有的成员是初次到访,有的则是故地重游。实践中,朝气蓬勃的中戏师生和淳朴真诚的长顺居民之间产生了许多别样的碰撞。让我们通过一些颜色,来了解这次多彩的旅程吧!

01 敬仰红色,振奋灵魂

贵州是一个红色的城市,遵义在这里、赤水在这里,娄山关也在这里。这里经历战火洗礼却依然坚韧不屈,像一块石碑,闪烁着历史的光辉。长顺也有自己的红色印记。

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实践团一行来到肖国宝烈士陵园。雨后的陵园安安静静,能听到旁边长顺县民族中学升旗的声音。园内,守陵人在轻轻扫着落叶。陵园中间是一座石碑,上面写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肖国宝烈士和他的战友就长眠于此。

解放初期,国民党残部勾结地方土匪企图动摇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其中尤以黔西南曹绍华部最为猖獗。195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〇团奉命执行清剿匪首曹绍华的战斗任务,肖国宝烈士就是在这次剿匪战争中壮烈牺牲。

一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26岁的青春年华,本能看到新中国的崛起,却牺牲在战斗中,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机枪,掩护部队冲锋,为连队开辟了胜利的通道。所有的英雄都值得铭记,中戏师生向全体烈士致敬!



陵园毗邻中学,一座铁门,连接了战争与和平的时空方位。团委老师说:“这边一面是烈士陵园,一面是长顺的中学。没有他们的守护,就没有我们今天。”正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才换来今天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或许,他们也能看见学生鲜活的笑脸,听见朗朗的读书声音。

一路行驶,可以发现长顺县墙上、路边、田野里全是宣传标语。“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精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应该与红军标语有些渊源。

“标语,是红军的第二武器”。红军未抵达长顺之前,国民党政府企图用谣言离间红军和群众。面对敌人的挑拨,红军通过写标语宣传感化群众,宣传反帝反国民党、号召百姓参加红军,每一条标语都质朴易懂,直击人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红军通过标语打开群众的隔阂;通过打土豪、分福财,惩处贪官污吏,帮助百姓打扫庭院等实事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正如标语所写,“红军是干人的军队,是绝对保护你们的。”(“干人”,属于贵州方言,意思指的是穷人)



从战争年代到新时代,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从未改变的。中戏师生感悟到,红军标语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承载着红军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传播了革命真理,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凝聚了革命力量。所以,红军标语背后蕴藏着我们党做好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深邃智慧。

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长顺人民对党和国家充满热爱。7月1日下午,实践团受邀观看了中共白云山镇委员会“七一”文艺汇演,质朴生动的文艺让学生们收获满满。

以“红”开始,以“红”结束。

7月5日,返程当天上午,实践团来到贵阳“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



纪念馆从外部看是巨大的红色飘带,走进内部则是漫长艰辛的革命历程。开篇时的军人身影的全息影像,革命路上的真人演绎,接续红旗的互动仪式,中戏实践团跟着红军长征的步伐,爬雪山、过草地,2个多小时的沉浸式体验后,大家纷纷表示非常震撼、感动。

02 触摸绿色,迸发灵感

国家号召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戏学子则要把艺术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7月2日—4日,实践团分别来到长顺县的三个村落,进行歌曲采风、绘画写生和剧本创作。

车驶入格道村的小路,远远望见一片碧浪。随着山势起伏,跟着山路颠簸,不知不觉间,大家就到了村寨门口。

一下车,身穿布依族服饰的乡亲们递来美酒,将红绳鸡蛋戴在我们的脖子上,然后山歌响起。“撒啦啦滴杨柳,哗啦啦滴水”“拿个粽子送给吃送给吃”。

这边的山歌都是即兴创作,杨柳、粽子等都能成为歌唱的内容。村民根据传下来的18个调子,填词歌唱。山歌一首接着一首,从欢迎客人唱到歌颂党恩,从乡村振兴唱到民族团结。当地老师介绍到,之前的山歌只唱爱情,现在可以山歌普法、山歌宣传,跟紧时代获得传承发展。



所把村写生的那天,是淅淅沥沥的下雨天。中戏师生有的在屋檐下画远处的山野,有的左手持伞、右手拿笔,在雨中作画,或水彩、或素描,记录着眼前的美景。



站在秋坡上,能看到远山、摸到风。远处的山层层叠叠,如《千里江山图》中那般。马在自由奔跑,牛在水潭里洗澡……看到如此景色,戏剧文学系2023级戏剧创作专业姚顺同学说到:“风灌了水,远山洇开一片”,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刻画出眼前的美景,中戏人对美的追求与感受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地的山歌能手在秋坡上放声歌唱,秋坡成为天然的舞台,云朵、牛马、野草都是听众。舞台美术系2020级声音设计专业李佳恒同学说到:“这是独一无二的歌曲”。

歌曲、剧本的创作,除了感性的灵感乍现,还有理性的讨论梳理。7月4日,中戏实践团参加了雷坝村的调研座谈会。会上黔南州州委秘书长、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党组副书记郭正勇出席。大家就如何传播长顺文化进行了积极讨论。郭正勇讲到:“艺术创作离不开最朴实、最扎根人民的生活。他们只有在这个地方亲身的待过,跟老百姓交流过,他们才知道实际情况,才能创作出贴近人民群众的作品。”



学院团委书记尹晓晓谈到,我们是戏剧院校,以话剧为起点。在中国话剧百年的历史中,许多关键时刻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如今,在帮扶工作中,我们也应通过艺术讲述最基层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变化。通过我们的艺术作品,凝聚起所有中国人的力量。

03 收集彩色,传承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6.44%,素有多彩贵州之称。长顺的地域文化也丰富多彩,有栩栩如生的根雕、精美细致的苗绣,以及粗旷生动的屯堡地戏。

实践团中还有一个坚强的小组,负责拍摄长顺的屯堡地戏宣传片——《黔南腔调》。飞机落地当晚,他们就迅速进入状态,连夜讨论拍摄方案,第二天就开始各地踩点勘景,为了动人的景顾不上满脚的泥。



拍摄在真正开始后,再次展露了大家的敬业精神,戏剧管理系2023级剧院管理班的魏子牧担任制片人,她永远背着一个巨大的书包,在剧中跑前跑后,同伴们说她“像个哆啦A梦”;“3、2、1,走.......”执行导演刘冰昕一遍遍喊着,推动拍摄进度;外景拍摄遇上风雨,导演兼摄影师吴俊宏同学淋着雨,却将唯一的伞护在摄影机上方;气温骤降,张立景作为组里的大师姐,将自己的外套让给姜雨萱师妹;“我们再练习1遍,不,3遍,再拍摄吧!”谢易霖和李鹏宇一遍遍地练习着动作;负责美术的桑果同学,总是第一个冲入拍摄现场排查布置场景……



大家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宣传片尽善尽美。短短三天,陌生人已经成为并肩作战的好队友。“我们希望通过宣传片,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长顺的地戏文化,用影视资料保存传统文化,让地戏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团队成员介绍道。



04 填涂空白,留下回忆

中戏师生收集了很多“颜色”,也留下了很多“颜色”。小到一张张照片,大到投资产业、给村委会盖楼;有些是实际的脱贫成绩,有些则体现了中戏人在美育教育上的奉献与付出,以及“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精神。

为村民拍摄全家福是我院赴长顺县实践团开展的品牌项目,已连续开展四年,通过同学们的镜头,定格幸福瞬间,记录乡村变迁。一年年过去,有的家喜添新人,有的家盖了新房子,有的家盆栽越来越多。

然而,实践团拍摄的并不仅仅是全家福,更多的是为留守的老人送上一份祝福与牵挂。雷坝村年轻人大多去外省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年到头团聚的时刻只有春节。戏剧文学系2021级孙玉清在送照片时喊道,“奶奶,我们给您送照片了”,奶奶大老远就上前迎接,像接回家的孙女一样,离别时孙玉清又依依不舍,对奶奶说到,“好好保重身体!”



还有一个独居爷爷总是守在窗边,相机定格了这一瞬间。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拍过照片,也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但现在长顺的农村慢慢发展起来,教育条件大力改善,孩子们可以在家附近的学校安心读书。未来在一点点变好。



05 中戏的帮扶干部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基层小故事。近年来,全党上下总动员,数百万党员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中戏老师发挥中戏特色,以艺术和教育为突破口,为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贡献“中戏智慧”和“中戏力量”。

这次实践团带队的王伯正老师正是2020年中戏帮扶长顺的第一批驻村干部,从北方大都市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山村,首先面对的就是漏风的门、进蛇的窗,但生活条件的差更坚定了他扶贫的心。


学院团委副书记王伯正(左三)回到长顺县


这次重回故地,王伯正老师感慨道:“就是这样的夜色,就是这样的风。”

是啊,就是这样的夜色,这样的风,忙碌一天后才能短暂思念北京的家人。驻村两年,他扛得起锄头,抓得起打火耙,作为网格员,还能用长顺方言和老百姓交流、开群众会。

今年四月,中戏新一轮帮扶干部到岗,孙同林老师迅速熟悉工作,融入当地的生活,江小华老师作为理工生,却晚上常常苦学文件到凌晨1点多……


结语

不是兵走马观花式的打卡

是扎扎实实的田野课堂

不是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

是切身体会的淳朴风情

我们既听到了山与水的交响

又感受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熏陶

文化振兴、艺术赋能更不是一句口号

是一代代中戏人追求和奔赴的动力

这是一个相互给予,共同成长的故事。

中戏-长顺的故事未完,

我们明年再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