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一次当代中青年戏剧理论人才的巡礼:第二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颁奖活动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论坛”圆满举行
时间:2022-12-09

11月26日,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颁奖活动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论坛”以线上方式圆满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3位获奖者与12位国内戏剧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在云端济济一堂,共襄盛事。本次活动既集中展现了由获奖者为代表的当代国内中青年戏剧学人的风采,又真切体现了专家评议者对获奖者的殷殷期望。大家紧紧围绕当下许多戏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学院奖”(理论奖)的未来充满了热切期待。本次活动由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助理、《戏剧》主编孙大庆教授主持。

线上会议


郝戎院长致辞


孙大庆主编致辞




赓续传统,代际传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充分展现本次活动的丰富内涵和人物风采,主办方特地制作了“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颁奖及研讨活动”和本次获奖人员的视频短片。在首届活动回顾短片中,与会人员看到了许多国内著名戏剧学者的身影,有徐晓钟、谭霈生、丁扬忠、曹树钧、廖奔、邹元江、孙惠柱、李伟民、顾春芳、胡智锋等。而在这次获奖者中,我们看到的则更多是中青年人,如荣获一等奖的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中年学者张华,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王艺珍则是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生。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本届“理论奖”鲜明地展现出了当代戏剧学界的传承与发展,更多的年轻学者在前辈榜样力量的推动下,以青春无畏的锐气和实干探索的精神涌现了出来。这种“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蓬勃景象令人振奋!这也非常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就需要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现代性文化,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出一代代代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重教育,重人才,培养一代代优秀的戏剧理论人才,才能推动戏剧学科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同时他指出,中央戏剧学院推出“学院奖”,并专门分设了“表演奖”“导演奖”“编剧奖”与“理论奖”,就是要打通戏剧创作实践与戏剧理论研究之间的人为阻隔,促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在整体上有力推动中国戏剧的发展。

来自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胡志毅教授在作为评委代表致辞时指出,本次奖项完全采取匿名评审的形式,评选过程严谨、公正。从最终获奖结果来看,不少学术新秀崭露头角,甚至拔得头筹,这充分说明了此次评选的公平与公正。他还指出,本届“学院奖”(理论奖)的特殊意义正在于对新人的挖掘和培养。学术新秀成绩喜人,无疑得益于老一辈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帮扶,正是在这种代际传承中,新老学者共同谱写了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研究的精彩华章。他欣喜地表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次参评论文普遍质量高,这充分表明新一代学者在迅速成长,能够接过老一辈学者手中的火炬,推动中国戏剧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要继续举办下去,成为吸引国内外戏剧研究者的交流平台,成为挖掘和培养新一代学者的摇篮。

王艺珍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她表示,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自举办以来,即以严谨公正的评审程序、广阔多元的学术视野吸引着国内外的戏剧研究者。奖项评选只以文章质量为依据,这不仅是对戏剧研究者的一种激励和褒奖,更是对戏剧研究理论创新的鞭策与期待。她还指出,两届的获奖者,既有来自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又有在校研究生,这彰显了评奖委员会的不拘一格、公平公正;从获奖文章的选题来看,涉及剧本文学、理论思潮、史料研究以及舞台演出、演员训练等,体现出了奖项开阔多元的理论视野。中央戏剧学院不仅在戏剧实践上敢为人先,更关注戏剧学科的理论建设,无疑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化戏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她特别感谢导师邹元江教授的精心指导,为了这篇论文,他鼓励她不断进行采访,坚持不懈地进行修改完善,修改稿达20余稿,才有了今天大家的认可而获奖。邹元江教授这次也获了奖,是三等奖。当他得知王艺珍获得一等奖时,他开心地表示,这比他自己获奖更高兴。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的李云在谈到自己获奖时也非常的兴奋,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真要感谢“学院奖”与评委们的公正精神和以文论文的品格。



辩真析理,贯通古今,深化戏剧理论研究

颁奖活动结束后,本次获奖者围绕戏剧导演表演研究、中国话剧研究、戏曲研究和法国戏剧研究等主题,分为四个单元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讨。同时,负责各单元主持和评议的都是国内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奇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仲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胡志毅,《文艺研究》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宁,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宫宝荣。

第一单元主要从戏剧导演表演与演员训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话剧演剧学派及中西戏剧交流问题,由陈奇佳主持,张仲年担任评议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华以《论张骏祥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导演创造》为题,聚焦中国话剧演剧学派、民族性追求,以及张骏祥与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关系等问题,深入探讨了张骏祥的贡献与创造;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李云以《〈吟边燕语〉并非文明戏莎剧的唯一蓝本——清末民初莎士比亚中文译介与舞台表演关系新论》为题,主要讨论了莎士比亚剧作、英文莎剧舞台表演、《吟边燕语》对莎剧传播促进,以及清末英文莎剧与文明戏莎剧四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文明戏莎剧是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要重视晚清中西并存的文化特质,要重视清末民初艺人作家的创新与学习能力;旅英博士祁劭媛以《我们在跨文化演员训练中稀释、误解与遗漏了哪些西方理念?——在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的观察、实践与反思》为题,以其在英国的学习与实践经历为背景,融合多种方法论,探讨了跨文化的当代演员训练、表演体系的师承关系以及演员的创作方法等问题,对跨文化演员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张仲年认为,张华的文章丰富了有关张骏祥戏剧理论和导演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李云的文章对推动海派戏剧研究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祁劭媛的研究体现出其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但其以“使其能做”概括“演员训练的本质”这一观点可以再推敲斟酌。

第二单元由宋宝珍主持,胡志毅担任评议人,这一单元围绕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以及关键性的戏剧概念展开。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教授胡星亮以《台湾、香港、澳门当代话剧创作综论》为题,力图把当代台湾、香港、澳门话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分析当代港澳台话剧表现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发展,论述当代港澳台话剧创作的现代意识、民族认同和审美创造,及其所形成的边缘活力对于中国当代戏剧整体格局的贡献、价值和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毛夫国以《“论争前史”、概念梳考与整体评价——戏剧观论争之探讨》为题,重在探讨戏剧观论争的“论争前史”“戏剧观”概念辨析和对戏剧观论争的整体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师方桂林以《中国话剧的“剧场性”概念辨析——从译介说起》为题,探究了“剧场性”的词源和原型、“剧场性”的其他译介形态以及结合中国话剧的本土语境探讨“剧场性”内涵的变化和发展,并由此就“剧场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胡志毅、宋宝珍认为,胡星亮着眼于中华戏剧文化版图的整体建构,探讨中国港澳台地区戏剧的艺术价值,从现代意识、民族认同和审美创造几个层面总结概括了其戏剧的艺术特征;毛夫国的文章从历史反思的视角,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分析了中国当代戏剧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现象,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方桂林的论文体现出重视概念梳理的优秀学术思维,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三单元聚焦于中国戏曲研究,由金宁主持,傅谨担任评议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元江的《对昆剧传习所百年薪火传承的反思》一文,主要围绕曲牌格换填词、被遮蔽的曲牌填词规范以及以专才精选、因材施教等问题展开论述;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黄静枫以《“十七年”戏曲剧本生产机制论》为题,用“生产”理论观照“十七年”时期戏曲剧本创作,总结此期各生产环节不同于上个时期的特点,揭示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联,以“戏改”作为重要考察语境,围绕“生产链的启动”“隐喻结构的营造”“集体创作方式”以及“以评促改 评改交替”四个板块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与总结;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艺珍以《他者、本己与现代性转化:从〈董生与李氏〉舞台呈现的三次改易看曾静萍戏曲观的转变》为题,对梨园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如何打磨《董生与李氏》这一代表性剧目的过程进行梳理和还原,并试图进一步挖掘这一转变的内在逻辑和内蕴的戏曲美学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师曹南山以《收入差距与脚色等级:近代京剧名伶演出薪酬差异化现象及其影响》为题,以晚清民国时期京剧名伶等演出收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名伶等演出收入对京剧艺术产生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得出演出薪酬分配制度和收入丰薄对于京剧艺术形式和演出质量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结论。

傅谨认为,曾静萍是新时期以来戏曲发展领域发生重要转折的标志性人物,王艺珍的文章详细阐明了曾静萍的转变过程,其转变背后是整个戏剧界主流价值观的转变;邹元江的文章体现出了其深厚的理论思辨修养,但傅谨也同时对文中的个别论点论据提出了一些意见;黄静枫试图从整体上来看“十七年”剧目生产,讨论一个文本怎样从最初的文本或是传统戏转变成为如今我们所谓的经典剧目,其研究深入全面,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从曹南山的文章可以看出,其整理了海量的文献资料,很见功夫,但其个别论点论据可再斟酌完善。

第四单元主要围绕法国戏剧展开,由顾春芳主持,宫宝荣担任评议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讲师罗磊以《“亚洲历史”“当下责任”“共同书写”——西克苏与太阳剧社结合后的戏剧创作转向》为题,对西克苏的戏剧思想、太阳剧社和其合作创作戏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介绍和评述;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讲师鲁楠以《罗兰·巴特的大众戏剧观在1950年代的形成与剧变探析》为题,探讨了罗兰·巴特戏剧观研究概况、罗兰·巴特与《大众戏剧》的理念主张,及其从以让·维拉尔戏剧为典范到以布莱希特为模范的转变;贵州师范大学讲师吴亚菲以《法国当代戏剧中多媒体科技的运用》为题,论述了法国戏剧舞台创作中多媒体作为有机体参与戏剧创作的常态化趋势,并对其多媒体戏剧的理论及其背景进行了介绍,还结合若干具体演出实践进行了分析、论证和总结。

宫宝荣认为,三篇论文涵盖了法国当代戏剧的发展历程,罗磊的文章功底扎实、结构合理、阐述清晰,对一手资料的掌握和运用令人信服,很有启发意义;鲁楠的论文论点集中、论述清晰,清楚地展现了罗兰·巴特在大众戏剧方面所做的贡献,可再进一步解释“罗兰·巴特为什么‘抛弃’了让·维拉尔”;吴亚菲的文章新颖且充满了探索精神,但对于某些问题的论述,比如多媒体对戏剧的本质影响、多媒体对文本的影响等,让人感到意犹未尽,仍有深耕的余地。



坚持开放,不断创新理论和培育新人,不负新时代使命

研讨完成后,中央戏剧学院客座研究员、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进行了大会总结。他表示,此次评选与研讨活动是戏剧理论界的一场盛大聚会,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进戏剧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他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指出获奖论文整体上内容广博,覆盖全面,读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并欣喜地表示后辈学者正茁壮成长,锐不可当,令人惊喜。而如胡星亮、邹元江等著作等身的学者也依然笔耕不辍,令人振奋。更重要的是,这次评选活动见证了中国当代戏剧理论人才梯队的有序建设,继往开来,充满希望。在老一辈学者的引领与培养下,中青年学者思维敏捷,角度新颖,论辩犀利,显示出新的理论锐气和绚烂风采!这无疑将推动戏剧理论未来的发展。他最后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光辉前景,面对当下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的复杂局面,构建中国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更具重大历史意义。此次评奖与研讨活动正是为构建中国戏剧理论体系添砖加瓦,为中国戏剧理论大厦的建设做出时代性的贡献。他由衷祝愿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随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戏剧》执行主编夏波致闭幕辞。他对与会专家、获奖者,以及众多参与者对“学院奖”(理论奖)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他认为,本次活动可以说是以点带面地对当代中国戏剧学人进行了一次巡礼和检阅,展现了国内戏剧理论队伍的现状与未来。他还特别指出,公平性与开放性是“学院奖”(理论奖)最重要的原则和特质。坚持开放性,就是要打破一切门户之见和所有成见,积极地去拥抱优秀者,主动向优秀者学习,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成为优秀者。从60年前,也就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广州会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再到我们今天走入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纪新时代,历史都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开放,我们才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地吸取一切有价值的营养,发展健全自己。开放性又表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纵向地向历史学习,向古代先贤和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在现当代戏剧方面,如欧阳予倩、曹禺、熊佛西、张庚、田本相、董健先生等,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的榜样。二是横向地向国际上的优秀者学习,学习国际的先进理论、观念与方法,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只有坚持这种开放性,才能不断地拥抱和接纳优秀的历史与时代思想成果,才能切实地不断创新理论思想,进而涌现出优秀人才与成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负新时代使命。

夏波还提出了三点期望与青年学者共勉:第一,要具备扎实的文献基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既要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总结经验,又要努力发现和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二,要有深刻的思辨精神,要勇于和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挖掘探究其背后深层所隐藏的本质与规律;第三,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对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要非常的敏感,进而不断地去认识它,分析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方案。

最后,郝戎表示,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是中央戏剧学院为深化戏剧理论研究、强化戏剧理论人才建设而特设的奖项,凭借其公开公平公正、开放多元择优的原则,以及这两届取得的不俗成绩与热烈反响,学院将不断进取、拓展、完善,努力使其成为中国戏剧理论界最具丰富学术内涵、最具活力与品质的奖项与研讨活动。国际戏剧“学院奖”将会是一个开放包容、团结多元、优质高效、共创共享的高水平的戏剧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