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不忘初心 感恩母校”陈薪伊导演艺术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时间:2018-12-17

12月14日下午,“不忘初心 感恩母校”陈薪伊先生导演艺术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伸出式剧场举行。我院名誉教授、知名校友、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党委书记徐翔、院长郝戎、院长助理孙大庆、舞台美术系主任张庆山、导演系本科教研室主任杨硕,以及来自各个系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加了捐赠仪式。著名主持人赵普主持捐赠仪式。

陈薪伊先生此次捐赠母校的个人创作及学术资料、奖杯等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包括:54部舞台作品影像精选集、编剧剧本《徽州女人》等3部文学作品资料、导演作品《商鞅》等25部演出案头工作文字资料、戏剧书稿、文华奖等奖杯,及《生命档案——陈薪伊导演手记》等珍贵资料。


PJ0A1751_副本.jpg

陈薪伊导演致辞


陈薪伊在致辞中,首先追忆了40年前,已经40岁的她踏入东棉花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大门,成为78级导演干部进修班的一员,从那一刻起她感到被认可和接纳,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她真诚地感恩母校给予的乳汁,使她吸吮并滋养了艺术生命,今后她的心将进一步向母校靠近。


PJ0A2084_副本.jpg

郝戎代表中央戏剧学院与陈薪伊签署捐赠协议


郝戎代表中央戏剧学院与陈薪伊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对她的捐赠善举表示衷心感谢。他用“师姐”来亲切地称呼陈薪伊导演,并表示广大校友心怀中戏、情系中戏、支持中戏,以不同的方式助力学院事业发展,形成了中戏人爱校、荣校的优良传统。他表示,陈导从事舞台剧创作67年,作品130多部,八十岁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是吾辈学习的榜样;今天,她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个人艺术创作手稿、资料、作品、获奖材料及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捐赠给母校,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教育价值,她的艺术造诣和心系母校的情怀必将对在校生具有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PJ0A2135_副本.jpg

徐翔为陈薪伊颁发捐赠证书


徐翔为陈薪伊颁发捐赠证书。他表示,26年前曾有幸与陈薪伊老师在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合作创作话剧《白居易在长安》,该剧获得第二届文华新剧目奖。陈薪伊的导演艺术风格,正是传承了中戏的创作方法和戏剧美学的判断,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追求诗意和神似的表达,注重心理层面和深层次意识的开掘,把对人的内在生命的理解和觉悟转化为一种哲学思考,给予直观的表达。她所捐赠的学术成果对中戏而言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应当珍藏和重视利用,图书馆将详细编目,部分做成电子版供全院范围学习。学院还将组织系列科研活动,安排学术团队跨专业进行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中央戏剧学院从成立那一天就在践行国家戏剧文化发展意志,即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中戏人有着肩负国家戏剧文化发展的责任,而要进行对中国戏剧发展道路的探索,就离不开以陈薪伊老师为代表的主流戏剧导演艺术的研究——中央戏剧学院也以有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PJ0A2408_副本.jpg

讲座现场


捐赠仪式后,陈薪伊为导演系、舞台美术系学生开展了“《生命档案》之万箭穿心——《商鞅》导演笔记”主题讲座。仪式之前,陈薪伊在院领导陪同下到院史馆、图书馆参观,现场听取了其捐赠物品的整理、归档及展览情况汇报。


奖杯图.jpeg

PJ0A1203_meitu_1_副本.jpg

陈薪伊在院领导陪同下到院史馆、图书馆参观


陈薪伊个人_副本.jpg

陈薪伊,我院名誉教授、知名校友、国家一级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0余年,先后从事戏曲、电影和话剧表演,舞台导演、剧本创作至今。导演作品130余部,获得“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2012年中华文化人物称号、首届国家一级导演职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电影集团演员剧团话剧艺术顾问、国际舞台美术联盟(iSTAN)荣誉会员。作品连续10届14次获文华奖、其中文化大奖4部,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及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各省市戏剧节等各类戏剧奖项。京剧《贞观盛世》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名列榜首;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歌剧《张骞》、京剧《梅兰芳》获得第三、第四届中国京剧金奖,导演歌剧《张骞》获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奖;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导演《奥瑟罗》获首届话剧金狮奖,导演作品话剧《原野》获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