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邀请著名编剧王宝社老师来院,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题为《谈喜剧小品的创作》的讲座。此次讲座为“第三届华语剧作家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三次活动,戏剧文学系戏剧创作教研室王亚娜副教授担任论坛的主持人。
王宝社为戏剧文学系学生讲座
王宝社,原武警政治工作部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北京喜剧周艺术总监。曾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等栏目任策划、撰稿,担任2008年、2011年、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统筹。代表作品:喜剧小品《鞋钉》、《王爷与邮差》、《美好时代》等,戏剧作品《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独生子当兵》等。
在讲座伊始,王宝社首先带领同学们对“人为什么会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写喜剧要先明白“笑”。随后,王宝社从“笑什么”和“怎么笑”中为大家梳理了喜剧的定义,喜剧小品的结构、类型以及创作技巧,并且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指出“喜剧是舞台上错位的艺术”。
王宝社提出小品在结构时的特点为:小、精、巧。喜剧小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语言包袱为主的平面喜剧小品和以喜剧结构、喜剧情境、人物关系为主的立体喜剧小品。在喜剧小品的创作中,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应该分别掌握运用在作品中。王宝社强调理论学习在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不能忘记对喜剧技术的训练,此外更要明确个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目标。
合影
在本次讲座中,王宝社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诸多喜剧小品的创作技巧,为同学们解决了喜剧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并且希望同学们勤读书思考、观察生活,期待有更多优秀的喜剧小品创作者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