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会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剧场中心伸出式剧场举行了国际交流研讨会及闭幕式。至此,本次联盟活动内容全部结束。
本次联盟交流会的“国际交流对话”环节邀请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陈刚教授、导演系主任姜涛教授、舞台美术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庆山教授、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教授,分别详细阐述了四个系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交流情况,并简要介绍今后的发展方向。论坛由学院科研处处长、戏剧艺术研究所主任黄觉主持。
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教授首先发言,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点明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戏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使命。戏剧文学系近年来在国际交流领域做了诸多探索,其中包括:第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引进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青年教师和外籍教师,目前已有两名来自德国的教师供职于“戏剧策划与应用”教研室,并参与建设具有国际前沿学术方向的“戏剧构作”专业的建设;第二,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已落地戏剧文学系,戏文系依托该组织参与了在北京举行的IATC年会、乌镇戏剧节高峰论坛及青年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戏剧文学系重视国际交流,积极鼓励教师们参加了多项国际学术活动。
表演系主任陈刚教授随后发言,他站在国际新形势下,结合表演系的建设和发展及院领导的规划,阐释了表演系实施的一系列新举措及表演专业教学的新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校的交流,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如承办世界戏剧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和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等;其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国际一流教师;三是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尝试新的教学机制,如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和英国盖德霍尔音乐戏剧学院合作2+2双学位班,同时也进行了留学生班的教学尝试,今年就招收一个格鲁吉亚班;四是注重研发具有我国独特演员训练方法的项目,同时在进行国际间的交流过程中,不迷失自己,因此表演系正在尝试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训练方法为基础,融入我国传统戏曲元素的训练方法,并通过创作排演,探索具有中国演剧风格的舞台呈现,来展示独到的戏剧观和审美追求,并以此丰富世界戏剧的内涵。
导演系主任姜涛教授以“请来讲中国故事”与“走出去讲中国故事”为线索,阐述了导演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教学、科研和创作情况。发言以导演系“对斯氏体系的学习研究”、“音乐戏剧导演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为重点,分三个部门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导演系的教师科研工作内容;第二部分是基础课与创作课中的“请来讲中国故事”,一百多年的中国演剧史,我们学习了以斯氏、布氏为代表的西方演剧方法,推动了西方戏剧“本土化”和“民族化”,今天,我们应以创建中国演剧体系为目标,进行新的探究学习;第三部分探讨如何“走出去讲中国故事”,应将中国元素、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等贯穿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以中国元素演绎世界戏剧名著。
最后,舞台美术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庆山教授介绍了舞台美术系的基本教学状况及教学理念、三大类七个专业方向的情况,以及舞台美术系所具有的良好国际对话的基础和条件。舞台美术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全面合理的专业设置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师资和校友,广泛的交流空间和硬件设施。舞台美术系利用国际舞台美术联盟这一平台,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对话,如举办世界舞美大师古尼拉作品展等世界顶级舞台美术家的作品展;举办舞台美术各专业的国际竞赛与展览;邀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舞台美术家举办学术讲座和工作坊;组织舞台美术系师生赴国外参加重要的国际舞台美术展览和学术活动;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把先进的舞台美术教育理念带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与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和专业机构进行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等。
发言完毕后,现场的联盟高校老师向中央戏剧学院的四位系主任提出了相关问题,双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中国高等戏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次交流活动还邀请各位与会成员参观了学院院史馆、图书馆和舞美楼“黑白空间”展览厅举办的“iSTAN世界舞美大师古尼拉作品展”。
“国际交流对话”研讨会结束后,第五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会议闭幕式正式开始。闭幕式由联盟办公室主任常帅主持。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徐永胜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两天来有23位专家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戏剧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中的思想与观点都颇具新意,引起广泛关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文化和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联盟成员单位应不断加强协作与创新,不断产生新理念、新思想,形成新的学术成果,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随后,他与联盟成员分享了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翔教授对联盟发展的定位,“我们的联盟要努力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二是要做好与世界合作的事情。第一件事情,中国的戏剧教育正处在发展‘方向上’的三个转变时期。一个转变是从戏剧教育活动中心向世界戏剧教育学术中心转变,就是说,中国的戏剧教育正朝着‘出学术思想’、‘出学术大家’、‘出艺术方法’、‘出艺术教育体系’的方向在发展;第二个转变是从舶来品向民族化转变,也就是要解决好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问题,就是要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戏剧与影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教材体系和评价体系;第三个转变是如何使中华传统戏剧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造性的转化问题,就是要形成面向世界而言的、非流派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戏剧教育教学体系。第二件事情,就是如何做好与世界合作的事情。也正如我们本次论坛主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戏剧教育融合发展。与世界合作,我们要避免‘同质化’倾向,我们要在保有国际先进理念的同时,寻找不同国家戏剧教育的独特元素和独特气质,也就是要保持国家戏剧文化的特性。”
随后,本次交流会的承办方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徐永胜教授将手中的承办杯正式传递给下一届活动的承办方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丛熙教授。
李丛熙表示,首先代表云南艺术学院祝贺此次活动圆满举办并郑重接下下一次举办的任务,这是一件非常重要和荣幸的事,校方将认真借鉴往届会议的成功经验,积极筹备2018年第六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的交流活动,期待在2018年的秋天,高等戏剧教育界的同仁相聚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