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文化报]郝戎:创新的戏剧人
时间:2008-06-24

 

 

作者:祝阅武
  第一次见到郝戎,惊讶于他如此年轻。年仅30余岁的他,已经拥有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台词教研室主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成员、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诸多名衔。除此之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认真。为了排练一场学生话剧,他常常在桌前一坐就是整整一天。饱含着创作激情的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学生表演的每一个细节。每隔几分钟,就会听到他要求停止的声音,一个小片段常常被演练许多回。郝戎说,从他95年留校任教至今,包括那个鼎鼎有名的培养出章子怡、刘烨、秦海璐、袁泉这些在中外影坛上声名鹊起的年轻演员的“明星班”,他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直遵循艺术人才精英式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勤于总结,善于思考,不断地完善表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培养学者型的演员”。
  郝戎在戏剧圈内的知名度,源于由他导演的四幕悲喜剧《屠夫》。2003年,中戏决定将毕业大戏推向市场,使其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项作业,而且让学校的教学成果更多地接受观众的审核。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就是郝戎,作为导演的他选择了颇具挑战性的经典剧目《屠夫》。这部反映法西斯统治下德国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的话剧被业内人士誉为“西德的《茶馆》”,上个世纪80年代曾由中国老一辈话剧名家成功演出。郝戎回忆到:“当时压力的确很大,如何让一群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学生被观众认可?我们的亮点在哪里?再创作的角度在哪里?这都是难题。”面对挑战,整个创作团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无数次的尝试、推翻和重新来过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如潮好评,看后观众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深刻”“难忘”“震撼”。2004年10月,该剧作为第一届中央戏剧学院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参演剧目,在闭幕式上作为压轴大戏出现在观众眼前。各国戏剧专家同样对该剧有高评价:“导演对作品的把握准确,手法大气,对人物给予人性化的解释,使角色看起来饱满不空洞。巧妙的舞台运用营造了逼真恐怖的法西斯气氛,设置在圆形的旋转台上的4个场景依次呈现,使舞台看似一个巨大的绞轮。”同时,这部戏让人们警思战争的现实意义也得到了普遍肯定。
  同年,郝戎便凭借《屠夫》获得了中国话剧最高奖项——第五届话剧“金狮奖”最佳导演奖,由此拥有了国内舞台剧最优秀“学院派”导演之一的美誉。随后又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特邀导演,将世界名剧《朱丽小姐》搬上舞台。此外,他还担纲《图兰朵》、《八个女人》、《唐璜》、《三毛钱歌剧》、《死无葬身之地》等享誉世界戏剧舞台的名剧的监制工作。
  多年来,郝戎把在艺术教学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结成字成书,为更多人提供理论借鉴。2005年,他的专著《演员的情感创造》作为中国戏剧出版社的系列专著出版,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累积至3万余字。关于《演员的情感创造》一书,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对其实用性和创造性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对书中阐述的“舞台情感是可以再创造的,执行舞台行动是创造人物情感的惟一途径”这一观点表示很有见地,同时肯定了郝戎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科研作风。去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表演教学研讨会”上,郝戎作为中方专家学者,负责统筹组织、协调世界各国戏剧教育家进行“表演工作室”的教学交流活动,并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戏剧》杂志上撰写近万字的专题论文。
  2006年5月,郝戎作为“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一届亚洲戏剧教育论坛”,并发表了《发扬传统、更新观念、注重规格、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的表演教学》的专题论文,引起广泛关注。近几年,他积极参与中国与艺术相关的社会活动,担任全国艺术院校戏曲戏剧表演比赛评委、金鹰电视节新秀选拔赛评委、北京市相声小品大赛和北京第一届大学生戏剧节的专家评委等多项重要活动的评委,表现了重要的专业影响力。
《中国文化报》2006年10月11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