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校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央戏剧学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高校“双碳”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立,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通过科技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构建高效、低碳、智能的校园后勤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后勤管理现代化转型与节能减排工作。
一、能源资源消耗监管
能耗数据采集始终是节能工作开展的基础,节能工作始终将精细化能耗测算,实时监控、系统分析、精准管理为重点板块。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各建筑楼宇能源资源消耗量的动态监控,发现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设立关键用能阶段的各品类能耗计划,把握能源资源用量分配的合理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学院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用能设备运行维护
重点提升学院各类设备及用能系统的硬件建设,加强对大型耗能设备,如供暖锅炉、制冷设备、用水器具的巡视监管力度,减少由于设备损坏、老旧而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提升对此类大型用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并增加巡查检修和日常断电复位工作,降低能源浪费。供暖过渡季及时跟踪气温变化,并测量各楼宇室内温湿度等数据,保证空调辅热与锅炉供热紧密结合,动态调节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
积极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引进优质节能设备,扩大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光电、供热节能控制等低碳技术的使用。近年来学院开展多项围绕老旧空调更新、“清煤降氮”锅炉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更新、采暖管道改造、节能灯具采购、管网物探及探漏等节能降碳工作,各项目进展顺利,设备运行稳定,为师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节能效果显著。
三、节能宣传育人工作
积极组织师生员工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影响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新生教育方面,将绿色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入学教育内容,发起节能倡议,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良好意识压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知识宣传及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学生公寓、食堂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电子大屏等途径,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积极推广节水爱水、垃圾分类、降塑拒塑、节能降碳等环保知识,有效提升师生员工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实践活动方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环保实践活动。结合低碳周、节水周等特殊时间节点,通过环保倡议、后勤服务接待日等活动,宣传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知识,将低碳理念通过有奖活动的方式传递给学院师生。
管理育人方面,全面强化能源资源智慧管理体系,加强学院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建设学生宿舍、教师公寓智能控电系统,确保宿舍用电安全,调整能源取费管理模式,加强宿舍区用能量监控和异常用能管理,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四、用能量核查与上报
自确立高校“双碳”目标以来,碳排放管理、碳汇、碳配额交易工作板块日益扩大。学院自2019年被纳入重点碳排放单位以来,将碳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捕捉,及时跟进把握碳市场,做好碳汇算与核查工作,接下来将继续探索节能降碳技术和管理方法,着力建设绿色低碳校园。
积极与上级单位保持交流沟通机制,结合上级部门工作任务部署,定期完成两校区碳排放情况自主填报及核查履约工作、节能监察工作、能报能备工作、北京市教育系统节能减排应用平台上报、用水指标会审工作、节水监督检查工作、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综合信息报送工作等,及时上报学院能耗数据,高度重视上级单位对于学院节能工作的监督指导意见,力求以更高标准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学院将紧密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点,深挖学科专业资源,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专业课程的建设力度。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多措并举,进一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生主题实践活动。始终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持续加强绿色创新研究,推动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学院人才培养和改革建设始终,形成“绿色教育”新常态,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