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戏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中斩获多项殊荣
时间:2025-04-14

近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圆满落幕,中央戏剧学院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成长赛道高教组”“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两大组别三个赛道实现全面覆盖。三位参赛同学表现优异,载誉而归:歌剧系2021级本科生于玲玉荣获金奖(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舞台美术系2022级本科生谢之画荣获银奖(成长赛道高教组)、戏剧管理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晓涵荣获优秀奖(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



于玲玉:讲述中国故事的青年歌剧演员

于玲玉拥有扎实的戏剧艺术基础,还具备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她曾参演多部重要剧目,包括国家艺术基金话剧《风云儿女》、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歌剧《YU》、国家大剧院与我校联合制作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与《使馆之夜》,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我校排演的歌剧《小二黑结婚》等。她的演出曾在国家话剧院、各大高校和知名剧院巡演,她曾在致敬西南剧展80周年展演和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等重要活动中演出。



于玲玉擅长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用细腻的表演打动观众。她致力于推动戏剧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并通过深厚的专业功底践行她的艺术使命——成为一名讲好中国故事的歌剧演员。未来,她希望通过新生代视角演绎经典剧目,探索现当代歌剧的本土化表达,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与精神。



谢之画:以数字灯光描绘未来舞台

谢之画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入学以来,她积极参与了多个大型活动和剧目的灯光设计工作,包括第十届北京大学生人物造型大赛、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2024桂林艺术节开幕式等。此外,她还参与了心理情景剧《以AI之名》的创作,该作品获得了2024年“首都高校心理情景剧比赛”一等奖,并在“探访心灵 启新之旅”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巡演中展示,充分体现了她在心理剧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谢之画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字灯光师,她提出的职业规划“光影织梦——数字灯光师的元宇宙探索与全龄化艺术创新”希望通过科技重构舞台美学,探索“AI+艺术”的无限可能。她致力于推动舞台灯光设计的创新发展,并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开创属于数字时代的灯光设计新格局。



王晓涵:用创意策划连接艺术与大众

王晓涵专注于文化演出与活动策划领域,兼具艺术创意与项目管理能力。她曾策划并执行多个大型文艺活动,包括什刹海中秋教师双节晚会、北京动物园沉浸式研学手册、福州欧乐堡“冒险年”企划等,展示了她在文旅消费市场中的精准洞察力与创意执行力。王晓涵擅长整合资源、统筹执行,通过细腻的舞台叙事和精准的流程把控,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



王晓涵的职业理想是成为文化产业的桥梁型策划人,利用创新表达传递戏剧艺术的社会价值,并通过策划推动优质文化内容的落地,践行“用艺术连接大众,以策划赋能舞台”的理念。未来,她希望通过专业能力推动更多文化活动走向社会,让每一场活动都能传递温度与力量,成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重要纽带。

在本次大赛中,学生工作部的杨舒和万思言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两位老师深入了解参赛选手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为其量身定制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发挥潜能。在整个备赛过程中,杨舒与万思言通过定期的指导与讨论,帮助学生优化思路,完善策划方案,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激励选手们不断探索,勇敢突破,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中央戏剧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我院坚持“三全育人”理念的成果体现,也彰显了中戏学子在新时代舞台上的自信表达与卓越追求。未来,学院将继续把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构建全链条就业育人体系,强化就业观念价值引领,加强数智化赋能就业服务指导,助力青年学子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职业理想,为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