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3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开展八场戏工作坊

1023—28日,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3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共开展了八场工作坊。各国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掌握了不同戏剧流派的工作方法。

一、乔治·赞博拉基斯工作坊

1022日上午,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的表演教授乔治·赞博拉基斯在表演导演教学楼211教室开展了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声音、身体和力量的练习与古希腊戏剧中的合唱”。

from clipboard

首先是声音和身体练习。教授请学生两两分组,一人长唱“啊”音,另一人单手握拳敲打其颈椎和背部,随后敲打和揉捏全身,帮助其放松声带和全身肌肉;随后学生们围成圈,在持续发声的同时配合如抖动身体、甩动手臂等动作,进一步热身。

from clipboard

接下来,作为身体训练的一部分,赞博拉基斯教授展示了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的默契训练。首先,18名学生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内自由地沿着“8”字轨迹行走,同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尽可能地达成一个统一的节奏。期间,教授通过不断变换节奏、增加动作要求等方式提高难度,或随机指定一人发起动作、让其他人模仿,迫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教授的指引下,学生们通过细心观察、模仿,循序渐进且自发地完成整体动作的统一。

能量训练部分,教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能量聚集在身体的某一处,所有动势都从这一处发出,在走“8”字的基础上,划动手臂引领自己前进,通过不断变换能量所处的位置和释放的强度与速度,锻炼学生的能量控制能力。

from clipboard

接着,教授让学生表演《安提戈涅》的片段,展现了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作用。他们适时变换调度,时而唱出优美的和声,时而自说自话、集合成混乱局面,辅助着剧情的发展。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该工作坊于1028日下午在靖江王城内再次开展,为当地等专业团体和个人带来不一样的训练方法。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二、尤尔根·拜尔教授工作坊

1023日下午,德国·恩斯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的托马斯·尤尔根·拜尔教授在中央戏剧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小剧场2开展音乐工作坊活动。该工作坊主题为方法不止一种,以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和库尔特·魏尔的戏剧《三毛钱歌剧》选段为基础,运用不同方法为演员们创作歌曲。拜尔教授表明本次介绍的音乐创作方法非常基础,不针对专业歌唱家而是针对演员,希望自己可以带大家找到声乐训练的正确路径。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在热身环节,拜尔用一首已有四百年历史的德国经典歌曲《Viva la Musica》(音乐万岁)来开场,邀请所有观众合唱。教授以革命的三个阶段为线索,引导观众想象三种不同情景,并要求观众根据情景进行控制演唱的音量和情绪。

from clipboard

尤尔根教授总结道:旋律、节奏、结构是音乐中三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创作者根据歌词含具体地想象同一文本在不同情境的意义,最后传达歌曲。他还根据学习旋律和歌词的不同先后顺序梳理了三种创作方法,并推荐第四种方法:先阅读文本、理解歌词,分析作词家想表达的意思,结合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尝试与作曲家产生思想共鸣。拜尔教授再次强调工作坊的核心主题:创作方法不止一种。

from clipboard

进入第二章节,尤尔根教授以《三毛钱歌剧》中最著名的两首曲子为例,进一步深化参与者对创作方法的理解。在《刀子麦基小调(Mack the Knife)》的赏析过程中,教授先带领观众理解该唱段歌词大意,分析不同角色对麦基的态度、剧中人物关系、各角色歌词的功能性、整体音乐结构及节奏的特点,并在现场召集五位观众共同表演。他一边伴奏,一边调适学生的表演状态,并表示:演员要找到文本和音乐的平衡,不能过多注重文本而忽视音乐性,作曲家有时更偏重音乐,但不同演出会有不同衡量,要明白作为创作者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要自己探索平衡点

from clipboard

第二个唱段是《海盗詹妮(Pirate Jenny )》。拜尔教授依然先带领观众做文本阅读与分析,并邀请戏中珀莉扮演者登台献唱。随后,本次工作坊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中结束。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三、亚历山大·胡贺林工作坊

1024日,亚历山大·胡贺林导演于学院昌平校区小剧场1,带领中俄演员共同进行游戏练习,对非口头交流的演员即兴表演空间进行探索研究。本次工作坊鼓励演员通过即兴表演表达,抒发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进而帮助他们深化自我认知。为了尽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次工作坊将参与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

from clipboard

工作坊的第一部分是传词游戏。三个简单的词语按某种既定顺序排列,演员需要在遵循这一顺序的前提下轮流说词,口误、颠倒次序或跟不上节奏皆是出局。快节奏的语词传递让演员之间迅速建立了默契。亚历山大·胡贺林接着要求演员传词时须包含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如爱慕的”“表白的”“怀疑的”“疯狂而热情的

from clipboard

工作坊第二部分中,胡贺林规定戏剧情境为最后一次亲吻,要求两位成员使用最低限度的语词概念,充分调动肢体内在的能量,即兴构建戏剧情境,表演情境中的动作。

from clipboard

到了工作坊第三部分,在胡贺林的引导下,大家认真观察个别成员的肢体动作,通过摹仿使自己成为他。胡贺林提醒演员,不要停留在对动作本身的摹仿,更不要过分夸张地表现动作,而要集中体验动作内蕴的生命能量简单的小动作里有可能包含丰富的戏剧性。

from clipboard

在工作坊的第四部分,演员以苹果为道具,与其他演员合作,即兴构建情境、设计情节,情节必须渗透演员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包含演员独特的事件经历。

from clipboard

最后,胡贺林规定戏剧主题新生儿,每个演员结合即兴表演的戏剧情节和自己的独特感悟,选裁与主题最贴合的一个典型性动作后定格为一个画面。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四、塔姆塔·塔夫迪什维利工作坊

1025日上午,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在昌平校区小剧场2开展了戏剧工作坊。主讲人塔姆塔教授作为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的博士生和《阿伊亚》的导演之一。她带领现场观众们一起体验了以肢体即语言为核心理念的两种戏剧练习中对于身体的训练和内在自身能量的探寻与释放。

from clipboard

第一个部分是信任练习。塔姆塔教授让现场参与的观众们先是围成一个圈,两两配对,其中一人学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另一人则是被引导者。练习开始后,引导者手压被引导者的后颈位置,施力掌控方向,被引导者需要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与引导者的指引力量当中。塔姆塔教授认为这样的身体练习是一种信任的构建,在戏剧的创作与排演中,演员需要完全与同伴构成信任关系,如此才有可能忘掉本我,真正走进角色当中。

from clipboard

第二个练习有关自我能量的寻找与释放,现场参与观众们自由地在场地上寻找空位置,开始跟随音乐释放自己的身体——塔姆塔教授强调,这样释放的动作,需要从脚底开始发力,感受从大地中生发的力量,从而自下而上牵动整个身体发力,专注在自身能量的感受上的。练习结束后,塔姆塔教授让参与者慢慢地平躺在地上,感受能量的充盈与戏剧练习后的自洽与和解,并且与自己或是其他参与者拥抱。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最后,塔姆塔教授回答参与者们的提问,许多参与者对这次身体练习表达了感谢,因其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戏剧体验与自身能量的认识与寻找,让参与者能够有机会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身体戏剧带给人自身的力量。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五、橘佳世工作坊

1024日,日本桐朋学园短期艺术大学在昌平校区小剧场开展工作坊,主讲人橘佳世自幼学习太鼓,熟练掌握太鼓的演奏和表演技巧,同时也作为《李尔王》的服装设计参与到本次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的活动中。她和该校学生一同带领现场观众体验了日常排练前会进行的肢体训练以及太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from clipboard

首先进行的是身体训练。这是一种无需依靠语言,而是通过演员身体和创造力来进行舞台表现的一种方式。同学们相对站立,想象自己正拿着一个球并把球抛给对方,抛球的同学需要自己构想球的特征,接球的同学则需要利用身体及表情对这些特征作出相应的反应。抛出的球就如同演员在舞台上说出的台词,而传球的过程即是两个人不断达成肢体共识和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from clipboard

第二步进行的是身体感知的训练,同学们随机行走,同时用身体感受空间的宽度和高度,伴随音乐响起,同学之间的视线开始交错,并利用身体的相互感知来寻找自己的训练对象,确定这组关系中的领导者。被领导的同学闭眼,由领导者带动其跟随音乐的律动在空间中展开行动。整个过程中双方只通过身体上的接触和呼吸来感知对方传达出的力量。

from clipboard

最后是太鼓的敲击训练,橘佳世老师先让同学们上台触摸和认识太鼓,随后由桐朋学园的同学们带领观众练习太鼓的演奏方式,聆听鼓边和鼓面发声的不同,通过几个基本的节奏型敲击太鼓使其发声更具有音乐性。现场观众与日本的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而友好的互动。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六、白楠永工作坊

1025日上午,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在昌平校区伸出式剧场开展了戏剧工作坊:地毯剧场

from clipboard

地毯剧场这一概念出自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在非洲的艺术实践,白楠永结合自己在德国学习面具戏的体会,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地毯剧场是一种让演员在舞台上成为所有表达的主体的戏剧形式。因此,演员要尽可能多地存在于舞台上,借助自己的身体和声音去呈现物体的形状、拟人化,时间流逝、用于升华情感的音效等戏剧元素。

from clipboard

在工作坊中,白楠永与剧组演员结合演出片段,用游戏化的方式说明了地毯剧场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如何训练演员的各类身体动作。首先,演员展现了《很久很久以前》开场角色在歌舞中介绍故事背景的片段,用以说明地毯剧场的特征之一是在展现中完成背景介绍;其次,演员展现了射虎、虎退的片段,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角色;第三,演员展现了在无法使用配音的地毯剧场中应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声音;之后,导演结合同一演员饰演的不同角色,说明了地毯剧场的特征之二:一人分饰多角;最后,演员展现了金现穿越山林、山洞的片段,说明地毯剧场的特征之三:时间和空间同样通过演员身体不固定地表现。

from clipboard

在游戏环节,白楠永邀请现场观众上场,十人一组分为三组,与剧组演员一起进行山洞中回声、风声、水滴声、怪物与怪物叫声的排练。演员首先对观众进行了基础动作、发声的教学,之后要求观众结合这些动作,根据上一人的演出进行即兴表演。

from clipboard

最后,在互动提问环节,在回答这部剧中有无独具韩国特色的表演、表现手法时,白楠永认真答道:独特之处在于更容易找到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from clipboard


七、兰斯·马什工作坊

1025日上午,美国奥城大学的兰斯·马什教授在昌平校区小剧场2开展了戏剧工作坊 墙与墙之间的莎士比亚——探索体液,做出选择

from clipboard

首先是四面墙练习,四面墙分别是高度控制情绪(total emotional control)、无情绪控制(no emotional control)、内向(introvert)外向(extrovert)。教授先让学生自愿上台站成一排。学生自备台词,从内向走到外向,在此过程中台词表达也从内敛逐渐变成外放。之后,同学们再从外向到内向。教授指出要注意从外向到内向的过渡。同学们都表示在外向(extrovert)部分,自己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而在内向(introvert)部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思考。

from clipboard

接着教授再让同学们在高度控制情绪与无情绪控制之间来回走动,感受自己说台词的状态。

随后,教授向学生介绍到教室四个角的牌子上的体液: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格兰,人们普遍认为人体由四种重要的体液构成。莎士比亚用滑稽的词语对这些体液进行命名,以此描述剧中人物的特征。四种重要的体液(humor)对应的气质分别是多血质(sanguine)、黏液质(phlegmatic)、胆汁质(choleric)、抑郁质(melancholy)。

from clipboard

教授给出相应的语句,让学生感受该语句的情感,再将该情感状态赋予到自己的台词片段中。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教授指出,多血质偏乐观开朗,在外向和高度控制情绪之间;黏液质偏冷淡、迟钝,处在内向和高度控制情绪中间 ;胆汁质比较暴躁易怒,在外向和无情绪控制之间;抑郁质是忧郁、感伤,在内向和无情绪控制之间。

from clipboard

经过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有学生提问到,她在练习过程中感到自己的情绪情感被释放出来了,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被周围的人所影响。她询问教授在做这个练习时,是否应该受影响?教授回答道,这个影响是正常的,他很欣慰有这样的影响发生。戏剧就是要去影响别人,这是戏剧的力量。

from clipboard

八、赵淼工作坊

1029日中午,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赵淼在桂林靖江王城带来工作坊《中国传统演剧身体与面具的当代运用》,特邀曹璐、史妍、杜帅强进行讲授和示范。工作坊将从中国传统演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古老的傩戏面具以及戏曲身段的展示,带领大家了解中国演剧表演的基本特点,并以由赵淼导演创立的三拓旗剧团的肢体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里的面具为例,介绍中国戏剧的使用和身体训练方法。

from clipboard

在讲座中,赵淼先展示了作品《水生》中的面具,介绍了傩戏的文化与地理背景,解释了傩戏面具带在额头或头顶而非面部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傩戏最早多于山区表演,观众坐在坡上俯瞰演员,因此演员将面具带在额头或头顶更便于观众识别。

from clipboard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三拓旗剧团演员杜帅强随后向观众展示了戏曲身段在肢体戏剧当中的应用。舞美设计师曹璐分享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作品面具制作的选材等要点,分享了制作过程中的小故事。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演员史妍随后以《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四种不同颜色、承载不同含义的面具为切入口,示范了演员在佩戴面具后该如何展现喜、怒、哀、恐惧等不同情绪,并邀请台下观众上台体验。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工作坊展现中国传统演剧理念、美学原则与形式如何运用在当代剧场。



图片: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宣传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桂林艺术节组委会

文字:吴媛媛、程韵、王泽媛、丁姝、王翊廷、罗艺家、向月怡 (部分文字转载自中央戏剧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qp7ZaSLYYkFdpSEk4rUN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