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台精彩剧目亮相2023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
10月23日—25日,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3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的八台剧目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剧场中心依次上演,演出反响热烈。各国师生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感受戏剧带来的心灵震撼。
根据联盟的评奖规则,本次戏剧展演中共有两台剧目斩获“最佳剧目奖”,八位演员获得“最佳表演奖”,另有八位演员获得“优秀表演奖”。颁奖仪式作为2023桂林艺术节开幕式的其中一个环节,于2023年10月27日晚在广西省立艺术馆举行。
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剧目奖
1、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
2、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很久很久以前》
最佳表演奖与优秀表演奖
1、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韦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阿伊亚》
最佳表演奖:玛丽·昂古列里
优秀表演奖:尼诺·娜扎兹
2、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李尔王》
最佳表演奖:本野开
优秀表演奖:盐入庆音
3、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很久很久以前》
最佳表演奖:强长君
优秀表演奖:妟伶彬
4、德国·恩斯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三毛钱歌剧》
最佳表演奖:安东尼娅·维德曼
优秀表演奖:内尔·罗斯勒
5、俄罗斯·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樱桃园》
最佳表演奖:叶夫根尼娅·列昂诺娃
优秀表演奖:谢苗·舍斯塔科夫
6、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梁祝》
最佳表演奖:梁颂晴
优秀表演奖:王一格
7、美国·奥城大学戏剧学院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佳表演奖:劳伦·哈里森
优秀表演奖:乔丹·史密斯
8、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 《人类的悲剧》(雅典篇)
最佳表演奖:索隆·帕恰科波洛斯
优秀表演奖:佩妮·萨科拉里亚迪、康迪莉娅·康斯坦德拉奇、达娜依·乔古拉、娜迪亚·拜姆
优秀表演奖颁奖
最佳表演奖颁奖
最佳剧目奖颁奖
八台戏的主旨、故事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风格各异,深深植根于本国文化的土壤,为观众带来精彩多元的视听盛宴。
一、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梁祝》
10月23日下午,中央戏剧学院于昌平校区剧场中心镜框式舞台剧场上演《梁祝》。该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陈小玲担任编剧,导演系李珊担任导演,舞台美术系教授刘杏林担任舞台设计。《梁祝》力图在舞台上营造中国式诗意之美,人物台词大量地运用诗歌和典故,并安排歌队进行重复阐释,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在场观众无不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该剧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马文才与祝父、祝母作为社会环境的压迫力量,始终强调女子的依附地位。梁祝二人的爱情,既是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困境的主动反抗,催发着现代人敢于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完满的勇气。
该剧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以及二人殉情之后化蝶重生的浪漫,在剧场中唤起观众的勇气,鼓励我们敢于破茧成蝶,敢于以自己的真心面对生活中的真情,敢于追求自由意识和梦的美好。在结尾,祝英台剥离让她不堪重负的红色嫁衣,回归最纯洁、最原初的本身,寻找到了内心的完满。几种极致的颜色对比,也让现场观众进行反思和追问:我是谁?我该如何?
演后谈中,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剧目主创人员针对观众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重点讲述了该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寻求创新的表达手段、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梁祝》与现代人生活的连接。围绕剧本构思、舞台美术、形体设计、服装设计、化妆造型设计和声音设计,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二、格鲁吉亚的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阿伊亚》
10月24日,来自格鲁吉亚的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于学院昌平校区伸出式剧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实验身体戏剧《阿伊亚》。该剧基于古老神话和格鲁吉亚民谣,运用了当代西方剧场理论中著名的“身体戏剧”表达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灵魂解放、命运拷问的充满古典神秘气息的戏剧盛宴。
“阿伊亚”是如今格鲁吉亚西部地区的科尔基斯的首府库塔伊西的旧称,此地区在希腊神话中由太阳神赫利俄斯之子埃厄特斯统治,本剧演绎的正是埃厄特斯之女美狄亚的身世。
《阿伊亚》的演出带有浓浓的民族渊源传承,是格鲁吉亚对经典戏剧作品的一种溯源和民族化。这样的民族化与创新在剧中有丰富、多元的体现——首先情节上不仅是重复《美狄亚》中的情节故事,而是把美狄亚这个巫女设置在了青少年时期,也就是还没有经历未来与伊阿宋等人发生悲剧的时期。可是,因其拥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她逐渐预见到了未来的恐怖、黑暗的场景,全戏以此为出发点,去探寻美狄亚内心的纠结、当下感知与命运的平衡、能量的转化等哲理性思考。并且,在演出中穿插精妙的现代音乐,古格鲁吉亚复调变奏曲等,让突破了传统戏剧分幕制度的《阿伊亚》有了更加清晰明了、变幻莫测的情节阶段划分,使得观众在享受神秘古老的乐曲的同时,洞悉全剧的走向。
塔姆塔导演在演后谈中提到他们创作整个《阿伊亚》的核心实践方向——对于身体戏剧的展现,以及对于人本身能量的探寻与平衡。这在《阿伊亚》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展现:演员们通过高超的身体控制、不同角色之间的身体动作交融、丰富的手势、面部表情对角色内心的展现等形体上的实验,把故事完全放进了一个“无声”,但却能使观众“震耳欲聋”的神秘世界中去。
三、日本·桐朋学园短期艺术大学《李尔王》
10月23日晚,日本桐朋学园短期艺术大学在学院昌平校区镜框式舞台剧场演绎莎士比亚经典剧目《李尔王》。
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是加入了日本传统乐器太鼓。舞台上高低错落的台子上摆放13组形态各异的太鼓等打击乐器,演出开始前,饰演李尔王的演员由观众席走向台上,伴随李尔王敲响太鼓,演出正式开始。太鼓作为伴奏乐器由幕后走向台前,在《李尔王》的经典场景——暴风雨里的荒原中,雨声和雷声都通过鼓声的长短变化表现出来,这种演出方式在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以外,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声音。演员和歌队都是太鼓的敲击者,在主要角色进行对话的时候,其他角色也可以通过敲击太鼓的方式来传达内心情感。
本次《李尔王》进行喜剧化改编的关键点在于舍弃了国家之间大量的战争场面,而更加聚焦于李尔和格洛斯特两个家庭有关“老人照看”和“遗产继承”的问题上,这也是对现代日本社会“少子高龄化”问题的映照。莎士比亚的悲剧剧本中本身就具有一些喜剧因素,如李尔的愚蠢、埃德加的装疯、格洛斯特的跳崖。导演将其挖掘出来并通过喜剧的表现手法呈现在舞台上,李尔王化身太鼓大师,高纳里尔穿上和服,小女儿考狄利娅则变成了身穿JK制服的女学生,一场王国内的恩怨情仇似乎变成了一出叙述家长里短的家庭闹剧。这种表现手法拉近了观众与悲剧之间的距离,幽默的演出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剧中所传达出的世界观,也有利于观众在剧目结束后对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展开思考。
“所有的悲剧经过合理改编都可以成为喜剧。”本剧导演三浦刚如是说。
四、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很久很久以前》
10月24日,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于学院昌平校区镜框式舞台剧场,为观众们带来原创“地毯戏剧”《很久很久以前》。该剧讲述了男子“金现”与虎女相遇、相爱和分离的悲剧。
剧中既有体现东方传统美学的服装与旋律,也有充满流行文化特色的歌舞和灯光,通过选用“地毯戏剧”这一形式,导演让演员成为所有表达的主体。从创作早期阶段起,演员和工作人员就开始联合创作、共同排练。在演员根据角色特性设计、富有张力的肢体动作中,骇人的老虎、鲜美的花草、各具特色的动物,乃至山洞中的风声、水滴声都以拟人的手法,跃然台上。
在演后谈中,导演白楠永、学生导演沈何妍、崔净媛分享了《很久很久以前》的创作过程。他们表示,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会在一年级安排“地毯戏剧”课,本剧的演员是经历了这一训练过程的三、四年级同学,与导演共同完成创作。这一创作过程更像是在“游戏”,与其说自己是导演,不如说是给演员提供了一个好的想法。剧中饰演“缉虎队长”的李霞旻补充道,这部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每个角色都由演员自己来寻找意义;饰演“咚铛”的强长君也表示,因为希望把观众逗乐,所以在结合演出实践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搞笑的动作。
饰演“二楞”的朴民芝坦言,这部戏从剧本筹备到舞台呈现只用了一个月,但因为在排练中想把热情传达到观众心中,进展就格外顺利;饰演“俊”的高卷秀和饰演“衙役”的韩必立表示,第一次来到国外参加戏剧节的经历,对自己能够继续坚持“地毯戏剧”的创作理念十分重要,WTEA帮助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五、美国·奥城大学《罗密欧与朱丽叶》
10月24日,美国奥城大学的同学们在学院昌平校区的伸出剧场,为观众们带来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美国奥城大学的师生们并未选用传统的服饰,而是身着简洁但经过精心设计过的现代服饰。比如班伏里奥的饰演者身着“I like older women”的T恤,这是代表着剧中班伏里奥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同时他们还利用简洁明了、方便快速移动的布景与道具——12个方墩、利剑、白布来完成舞台设计。方墩通过各种拼接,变成了床、窗户等物品;白布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一眼明白,此白布非彼白布,而是床单。如此简洁的舞台与道具,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演员灵活的肢体与充沛的情感。
在演后谈中演员们谈到,他们在饰演中未过多地考虑性别是否匹配这个问题,而是更加关注这个角色带给他们的感觉。通常他们是捕捉到一个形象,再从形象这方面去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真实性格当中都有中间一点或男性或女性的特征,他们的挖掘从这一点入手,并逐步分析。
六、德国·恩斯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三毛钱歌剧》
10月24日晚,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镜框式舞台剧场,德国恩斯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上演布莱希特的《三毛钱歌剧》。起初该剧作为面向14-17岁学生群体的“课堂剧”在学校上演,在贯彻布莱希特演剧体系的同时,致力于将戏剧带给新一代年轻观众,吸纳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人。在本次中国之旅中,《三毛钱歌剧》从观众中间移步到舞台正中,在表演上作了相应创新,但仍保留“打破第四堵墙”的演出精髓,收获热烈反响。
演出团队在舞台正中架设中式屏风,以便演员更换服装、迅速切换角色,让观众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演员表演所传递的信息上。此外,演员酣畅豪迈的表演风格,德国音乐家托马斯·尤尔根·拜尔教授的出色伴奏,使这出戏兼具强烈的哲理性、戏剧性和音乐性。
在演后谈阶段,不少观众发出疑问:对于一人分饰多角的情况,演员是如何进入角色,切换状态并保持的?饰演皮恰姆夫人和露西的演员安东尼娅·维德曼表示,进入角色在最初阶段很难,但可以借助特殊道具,比如扮演皮恰姆夫人时可以借助酒瓶和酒杯。扮演皮恰姆和警长布朗的演员艾德里诺·亨斯勒认为可以从角色特定的肢体动作入手,并且以布莱希特在《三毛钱歌剧》中对角色的详细描述为蓝本。被问及课堂剧和大舞台演出的区别时,麦基的扮演者蒂尔·拉斯科普夫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观众的脸隐匿在黑暗中,阻断了一些直接交流,因此自己需要调整表演的方式。珀莉扮演者内尔·罗斯勒赞同这一观点,还指出从封闭的教室走向镜框舞台,需要学会全新的调度和编舞,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
七、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人类的悲剧》
10月25日,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于学院昌平校区镜框式舞台剧场,为观众演出了匈牙利民族诗人利姆雷·马达创作的《人类的悲剧》。本次演出选择了该剧的第五幕,基于在动荡的雅典民主时期,希腊为保卫自由与波斯展开萨拉米斯海战的史实,展现了英雄陨落的人类悲剧,展开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探讨,并经由跨语境改编,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嵌入了对当代希腊的关怀和思考。
该剧极具古希腊悲剧色彩,亚当和夏娃在路西法的诱导下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后被逐出天堂。就在亚当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时,路西法通过梦境向他展示了未来,在萨拉米斯战争中,亚当展现了作为英雄的责任与英勇,却被煽动者造谣背叛,在群情激奋中,他选择死在人民手上。
这是一场音乐性极强的演出,采用了希腊和匈牙利的传统音乐,演员们化身歌队,身披白布,吟唱神圣的歌曲。大提琴音色象征人性与自然,如层层海浪,截断了人们的祷告,配合着鼓点的节奏,慌乱的人们仓皇逃窜,不知道存在的意义。当煽动者手拿电吉他出现,高雅的古典乐转而成狂野嘈杂的摇滚,人物骚动不安,恐惧情绪如藤蔓滋生蔓延,带动着观众一同走向黑暗。
所有男演员都是亚当,女演员都是夏娃,正如导演所说:“没有指定的角色,演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留意谁将延续叙事线索。”演员们在台上互动频繁,从而产生一些精神上的联系和共鸣。演员们时而站定,互相凝视,试图从所见中思考,并找到正确的方式,时而随着鼓点奔跑、跳跃、舞动,迸发出无与伦比的蓬勃生命力,他们通过这种原始的疯狂表达一种对悲剧的无可奈何的愤懑。在一动一静之间,流淌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思考。
八、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樱桃园》
10月25日,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在学院昌平校区伸出式剧场演出了本届展演活动的剧目《樱桃园》。该剧讲述了贵族柳鲍芙·安德烈夫娜·朗涅夫斯卡雅在巴黎度过五年后重返俄国,回到了她的樱桃园。然而,这座庄园即将被抵押还债,柳鲍芙没有钱赎回庄园。农奴出身的年轻富商伊莫莱·罗巴辛对柳鲍芙充满温存之情,为了帮助、讨好柳鲍芙,他提议拆毁房子、砍掉樱桃树,将土地分块出租。然而,他的提议遭到了柳鲍芙的冷嘲热讽。柳鲍芙的冷漠态度让他日益看清自己和她关系的实质,也促使他逐渐正视自己对贵族庄园的占有欲望:他的祖上就在郎涅夫斯卡雅的庄园工作,他的父辈祖辈“都是这里的奴隶,连厨房都不能进”。最后,罗巴辛亲自买下樱桃园,这既满足了他对社会地位的渴求,同时也葬送了他对柳鲍芙珍贵的情感。
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对该剧进行了当代化诠释。演出精简原作的戏剧情境,以凝练直观的典型性动作“直喻”核心关系和人物个性。演出对每个人物核心动作的提炼相当精准,一针见血揭露人物个性内部主导的某种特质。柳鲍芙通过向周围释放巨大能量影响他人来掩盖她内心潜在的痛苦。一段几分钟的个人独舞淋漓尽致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罗巴辛这一形象被强化塑造,不着力展现他作为新兴商人的强大、富有、自信和效率,而侧重凸显他内心深处的迷惘,台上的罗巴辛变成了柳鲍芙·安德烈夫娜曾经同情过的弱小男孩。从罗巴辛身上我们得以管窥当代人的普遍处境:有的人在资本利益、社会地位驱动下不惜出卖美丽珍贵的情感记忆,但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惨痛的代价,遭遇自身异化的不幸命运。
导演叶戈尔·科瓦廖夫希望观众能在《樱桃园》中找到自我,以及我们自身与这个故事的关系:“‘樱桃园’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要如何接近它?我们该不该执念于它?它该不该被卖掉?还是说它其实早已逝去,留给我们的只是回忆呢?”
图片: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宣传部
作品评论原文作者:吴姝玥、王泽媛、丁姝、王翊廷、罗艺家、吴媛媛、刘天叶、程韵(源自中央戏剧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TrmxC7zXhhTm6k4xDF0L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