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德国恩斯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激情呈现《第十二夜》和戏剧工作室

10月16日晚,德国恩斯特·布施戏剧学院在我院昌平校区剧场中心镜框式舞台剧场精彩上演《第十二夜》。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对奥西诺、薇奥拉、奥莉维亚和马伏里奥的四角关系展开了细致的描摹和呈现,展现了导演斯黛菲·库恩特对现代社会男女丰富情感世界的探索和感情宣泄的思考。

莎士比亚将原作命名为“第十二夜”是因为圣诞节后的第十二天,即为“十二日节”,不仅是教堂要照例举行仪式的日子,也是宫廷和贵族家庭中演剧狂欢的日子,而本次演出将时间安排在现代,地点则是伊利里亚的夜店。导演将故事安排一个未知的“伊利里亚”,营造出一个充满欲望的空间,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相遇,催生激情和迷惘,寻找身份、家园、满足感与爱情,一夜狂欢后不计后果。动感的节奏,夸张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爆发力的表演也实现了一场舞台上盛大的狂欢。

1.jpg

在这一版《第十二夜》当中,音乐的运用是一大特色,DJ一直在舞台后方操控音乐,使得四位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让观众觉得有一种爱情的魔力在控制他们,而同时音乐也暗示着四位主人公的身份与性格;奥莉维亚可以控制音量,她就像这里的主人一样,但薇奥拉初来乍到,对于音乐却无法掌控。每到薇奥拉独白时就会插入低沉委婉的大提琴音参与抒情,带领观众完全沉浸于她对奥西诺的爱情中,而热情明媚的奥莉维亚则是用富有节奏感的鼓点来渲染她的大胆执着。

2.jpg

对马伏里奥这个角色的解读,是这出戏最大的亮点。在剧中,马伏里奥始终处于游离状态,是被排斥的异类,当奥西诺、薇奥拉和奥莉维亚沉浸在爱情与追逐游乐的激情当中时,他冷静的旁观着一切,并讽刺他们堕入爱河,而当他误以为奥莉维亚爱他,穿着豹纹皮裤跳着性感舞蹈出场时,他以为自己可以取悦奥莉维亚,但他不知道自己还是被小丑戏弄嘲笑的可怜人。马伏里奥是一个兼具喜剧性和悲剧性的角色,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免会引起观众对于社会上被排挤、被嘲笑的人的思考。正如饰演马伏里奥的演员在演后谈中说道,“嘲笑他人伤疤的人一定是没有受过伤的人。”

3.jpg

10月17日下午,德国恩施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在我院昌平校区剧场中心伸出式剧场展开了戏剧工作室,主讲人为该校言语声音训练师沃尔特·普雷顿霍夫。

本次工作室目的在于让大家了解肢体语言,并感受该校在肢体语言方面的教学方法。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呼吸、声音和语言进行的试图改变交流对象行为的举动,与身体密切相关,受控制,随情境而变,带有目的和意图。正如该校副校长维奥拉·施密特女士所说,“用肢体语言时,我们并不会失去对变化的沟通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这就产生了直接表述和积极聆听之间的互动。”

在工作室的开始,沃尔特先为现场观众介绍了本次工作室的流程,并播放了一段视频作为导入,视频中两个婴儿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和动作进行交流,沃尔特表示肢体语言是每个人先天具备的,而肢体语言的表达受社会环境、他人反应及自身生理条件的影响,是有目的、可控制的。随后,他在观众中挑选了十二位同学,与三位作为现场演示的恩施特·布施表演艺术大学的学生一起开展此次工作室。

4.jpg

首先,他要求所有同学在舞台上随意走动且不要在意身边的人,然后渐渐由走过渡到跑,并注意身边人的反应,同时留意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呼吸状态。

随后,他让同学们彼此尽快地相互介绍,然后围成一个圈,随即从一个学生开始先说出他所记得的某一位同学的名字,然后走向他,这个被说出名字的同学要立刻给出反应,并选择自己要走向并取代其位置的同学。之后,沃尔特又让同学们彼此之间随机传接沙袋,并且在后期需要加入有指向性的声音,每一个人在抛出沙袋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同学们之间通过肢体和声音进行交流愈发增加了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

5.jpg

工作室的最后,沃尔特要求同学们表演一个动作并传递给下一位同学,而下一位同学在模仿上一位同学的动作之后,要继续表演新的动作进行传递。在接力的过程中,同学精彩的表演和机智的应变赢得了沃尔特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