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戏这套书籍你读过吗?

中央戏剧学院
2024年07月09日 07:01

点击中央戏剧学院  关注我们

图片

《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1907-1949)》


       近日,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我院戏剧文学系张殷教授提交的著作《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1907-1949)》荣获一等奖。


图片


       《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1907-1949)》一套6卷7册,图文并茂,展现了话剧研究领域基础性和集成性研究成果的基本特征。该成果继承发展了以周贻白先生为代表的重视“场上之美”的戏剧史研究传统理路,第一次在体量和内涵的丰富度上超过了以往,全景式还原了有影响力的演出剧目三百出,既有对编导、表演、舞美、剧场管理等综合性艺术的记录,又有对指导剧场艺术现代化进程的戏剧理论及批评的梳理,活生生地“再现”了历史过程中的剧场艺术。同时,第一次为中国话剧的萌芽、诞生、早期、中期划定了明确的分期,其中将前辈开创奋斗的“民族化”过程统一为“新国剧”概念下的追求。此外,在话剧运动史、文学史的基础上,掀开了被尘封的一角,拓展了研究的新方向新格式新天地,依托大量真实史料,可以为创作新时代“高峰”作品提供前辈所遵循的话剧作品评价体系的标准参考数据,可以为树立新时代国家政策——“以演出为中心”的理念提供第一手的历史可借鉴材料。



图片

张殷教授在学院本科课堂上讲课

图片

张殷教授(左二)与科研团队成员在中戏校园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而设立的政府奖,本届评选经过作者申报、单位推荐、系统初评、专项审核、学科评选组复评、市评奖委员会总评、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共有210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165项,获奖成果为三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成果产出的集中体现。



来看看这套书有多厉害?

《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1907-1949)》



#1

因为这套书籍的出版,中央戏剧学院扩展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方向——中国话剧演出史论;成为中国各类艺术院校中唯一新开设的研究方向。

因为这套书籍的出版,包括电影、音乐在内相关专业的学者打开了书写艺术史的思路,为此,围绕艺术史撰写的项目会议以此书为样板宣传。


#2


#3

因为这套书籍的出版,研究中国话剧艺术的学者有了更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作为研究的支撑。在中央戏剧学院,老师们发表论文时会引用;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的致谢中会说,“谢谢这套书,它是我毕业论文参考的重要书目”;有研究演出管理的专家特意告诉作者,“正在逐本攻读,帮助甚大,可做教材。”


这套书籍的出版,帮助了坚守在戏剧教育岗位上的各个相关专业学院的年轻同行,他们纷纷表示,这套书就是演出史的“扛把子”;老师们在课堂上一宣传,同学们都下单了!


#4


#5

这套书籍的出版,引起了中国艺术史的关注,进而宣传力度得到扩大。研究艺术史的专家们自告奋勇写书评,相继刊发在《文艺报》《戏剧教育杂志》《广东艺术》等相关刊物上。


因为这套书籍的出版,作者张殷教授有幸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申报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子课题《话剧作品评价体系形成的历史及对话剧发展的作用》的负责人,并正在带领团队保质保量地完成撰写任务。


#6


#7

因为这套书籍的获奖,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该项目创设了“北京社科”精品讲堂的课程(在一等奖的四十个项目选中了两个)。


图片

       张殷,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从戏剧文学系毕业后留校,先后工作于图书馆、档案室、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团(筹备)、院办、科研处、研究所、中央戏剧学院对外交流中心、戏剧文学系等部门,曾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中国音乐剧协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主编学院书籍《现实与展望》《传统与创新》《舞台撷英》;主编《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究》第一辑至第四辑等。


供稿 图片|科研处 戏剧文学系

审校|韩梦瑶 吴媛媛

责编|陈予婧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戏剧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