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铭记抗战历史 厚植家国情怀:学院思政部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现场教学
时间:2025-10-2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10月17日,学院思政部组织舞台美术系2024级舞台技术班全体学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在卢沟桥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堂筑牢思想之基、淬炼品格精神的思政大课。本期教学由思政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张瑜副教授主讲。



走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大厅,同学们便被厚重的历史气息所震撼。展厅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抗战文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视频,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时刻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枪声,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白山黑水到大江南北,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在展厅内,张瑜围绕“全面抗战爆发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行了深入讲授。她强调,卢沟桥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更是民族觉醒的起点,它让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凝聚力量,形成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穿越历史,成为新时代青年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仔细聆听讲解,驻足于战火遗留的枪械、旗帜、报刊和手稿前,思索先辈们以生命捍卫家国的意义。展厅中关于车桥战役、夜袭阳明堡战斗、雁门关大捷等史实的呈现,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理解这段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的伟大抗战史诗。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卢沟桥开展实地教学。青石桥面被岁月打磨,桥上石狮静静伫立,仿佛仍在诉说枪声惊天的那个夜晚。面对滔滔永定河水,张瑜带领学生回溯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节点,感悟民族危亡时刻无数青年挺身而出的英勇气概。许多同学在石碑前默默驻足,眼中闪烁着沉思与敬意。



此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回望峥嵘岁月,中国青年始终与国家和时代同频共振:从救亡图存的呐喊,到建设新中国的热血奋斗;从改革开放中敢闯敢试的魄力,到新时代逐梦复兴的不懈步伐——一代又一代青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历史表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最后,张瑜鼓励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胸怀理想,也要脚踏实地、担当使命。站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当代大学生更应明白,光荣属于青年,责任亦在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唯有真正读懂历史、读懂人民,才能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现场学习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这句话的来之不易,更让他们懂得,新时代青年要将这份历史记忆转化为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未来,大家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艺的热爱、对祖国的赤诚,在求真、创造、至美的戏剧艺术道路上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