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决赛名单出炉!学生专业基本功大赛火热进行中!(含决赛预告)

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
2023年10月23日 09:57
图片


10月18日至20日,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届学生专业基本功大赛初赛燃情开赛!大赛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依托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要求设置赛制,以考察学生的基本功掌握与运用能力及在舞台上的综合表现力和审美素养。各赛道选手们激烈角逐,大展专业风采,共有124人次入围决赛。



台词赛道


入围决赛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系别

姓名

音乐剧系

马超

京剧系

王敏君

数字戏剧系

王鼎添

表演系

石若然

导演系

朱瑀晗

表演系

刘一鸣

导演系

刘方斌

京剧系

刘乐淘

表演系

刘涛

表演系

刘程航

京剧系

孙硕

电影电视系

孙静海

表演系

杨鸣豫

京剧系

佟仪颖

电影电视系

张子涵

京剧系

张馨文

京剧系

周心悦

偶剧系

周步凡

京剧系

赵文泽

电影电视系

热娜古力·热依木江

导演系

徐骏

导演系

郭祖辰

京剧系

唐育琦

音乐剧系

浦弘斐

导演系

彭浩然

京剧系

敬亚聪

表演系

曾新杨

京剧系

虞祖璇

表演系

解关一

表演系

潘妤芳



声乐赛道


入围决赛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系别

姓名

歌剧系

丁一

歌剧系

于玲玉

音乐剧系

王千荥

歌剧系

王爱莹

京剧系

王敏君

表演系

石若然

京剧系

刘乐淘

音乐剧系

刘依萍

歌剧系

刘钰佳

歌剧系

刘馥荔

音乐剧系

许环亚

歌剧系

孙晓歌

京剧系

孙硕

歌剧系

孙睿瞳

歌剧系

杜永烁

歌剧系

李西子

歌剧系

李昊泽

京剧系

李鹏宇

音乐剧系

宋子杨

歌剧系

张裕揆

京剧系

张静怡

歌剧系

张馨予

音乐剧系

陈檀雅

音乐剧系

侯雨彤

歌剧系

高春阳

京剧系

唐育琦

音乐剧系

浦弘斐

音乐剧系

涂力丹

导演系

黄天歌

歌剧系

黄馨莹

京剧系

康佳欢

歌剧系

彭恬芸

音乐剧系

葛诺亚

歌剧系

蒋立章



形体赛道


入围决赛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系别

姓名

舞剧系

马驰

舞剧系

王佳琳

表演系

王语嫣

舞剧系

牛珂珂

舞剧系

毛长俊

舞剧系

尹豫

舞剧系

邓熙玥

表演系

石若然

舞剧系

卢艺文

舞剧系

吉司喆

京剧系

任艳艳

表演系

刘芊亦

舞剧系

刘春晖

舞剧系

刘钰成

舞剧系

刘誉达

京剧系

米浩宁

舞剧系

苏熙迪

舞剧系

李仕晖

京剧系

李忻儒

舞剧系

李雨牧

舞剧系

李佳书

舞剧系

李怡锟

舞剧系

李诺

表演系

杨文韬

表演系

杨若彤

表演系

吴佳潞

舞剧系

吴鸿雷

舞剧系

吴颖琳

表演系

余嘉诚

京剧系

张明昊

舞剧系

张妮

表演系

阿尔法特·拜克拉木

舞剧系

陈怡

舞剧系

陈建衡

舞剧系

陈树一

舞剧系

范雨馨

舞剧系

林汝忆

舞剧系

林堃

舞剧系

欧阳彤欣

表演系

欧阳雨辰

导演系

罗婉怡

舞剧系

郑海容

舞剧系

孟卢纯子

舞剧系

赵子豪

舞剧系

郝圣杰

京剧系

姜雨萱

京剧系

贾逸康

舞剧系

高媛

表演系

郭琰

舞剧系

唐静雯

表演系

晨媛儿

舞剧系

崔晓雨

表演系

董宛芯

表演系

蒋乐溪

舞剧系

蒋雨洁

舞剧系

蒋萱萱

表演系

曾新杨

舞剧系

游王喆

京剧系

谢易霖

表演系

潘妤芳



初赛现场回顾

台词赛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初赛现场回顾 

声乐赛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初赛现场回顾

形体赛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决赛预告



台词赛道




时间:10月27日,下午14:00

地点:昌平校区小剧场2

决赛参赛细则:

表演类

项目一:规定长绕口令串烧(在苏州+十八愁)

评分标准:

1.气息控制自如,气口安排合理。

2.发声科学有效,音量释放有度。

3.吐字技法娴熟,语音准确规范。

4.语意确切生动,节奏把握鲜明。

5.情感饱满充盈,状态声情并茂。

附加细则:

1.两段长绕口令必须衔接紧凑,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之内,超时将被扣分。

2.可选择运动中的呼吸与发声的形式进行比赛(可加3分)。允许有一名助演参加,但不参与比赛评奖。


项目二:现代诗、小说片段、散文片段、评书选段、戏剧独白(自选一篇)

评分标准:

1.用气用声顺畅合理,吐字归音不含不吞。

2.分析理解精准深刻,语言基调把握到位。

3.重音停顿灵活运用,语气语调丰富多变。

4.内心独白清晰具象,台词深意体现鲜明。

5.语言行动欲望强烈,言语性格塑造有质。

附加细则:

1.可用音乐伴奏及服装道具。

2.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



曲艺类

项目一:初赛内容二选一,时长2分半以内。

项目二:相声段子、评书、快板、鼓词等,时长3—5分钟。


评分标准:

1.要求有作品感且作品完整。

2.作品在表演过程中需有基本功设计。

3.一气呵成混然一体。          

4.作品构思新颖别致。          

5.基本功与作品有机结合。



戏曲类

项目一:引子+定场诗或数板(自选一段)

评分标准:

1.发声科学、音质优美,吐字归韵,清晰规范。

2.气息稳定、收放自如,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3.语言行动积极,内心独白生动,准确表达念白意蕴。

4.情感充沛、声情并茂、分寸得当,感染力强。

5.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把握行当、流派特征准确。

附加细则:

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


项目二:本行当念白片段(自选一段)

评分标准:

1.发声科学、音质优美,吐字归韵,清晰规范。

2.气息稳定、收放自如,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3.语言行动积极,内心独白生动,准确表达念白意蕴。

4.情感充沛、声情并茂、分寸得当,感染力强。

5.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把握行当、流派特征准确。

附加细则:

1.必须按照舞台人物规定情境进行表演。

2.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



话筒前类

项目一:规定长绕口令串烧(喇嘛和哑巴+满天星)

评分标准:

1.气息控制自如,气口安排合理。

2.发声科学有效,音量释放有度。

3.吐字技法娴熟,语音准确规范。

4.语意确切生动,节奏把握鲜明。

5.情感饱满充盈,状态声情并茂。

附加细则:

两段长绕口令必须衔接紧凑,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之内,超时将被扣分。


项目二:朗诵、解说、演讲、有声演播、新闻播报(自选一个)

评分标准:

1.气息稳定、节奏适度、吐字清晰、字音规范、停连得当、重音准确。

2.声音控制富于弹性,能做到情声气结合。

3.语言自然生动,姿态大方得体。艺术类作品具有表现和感染力,新闻播报类作品要求立场鲜明。

4.形式新颖,能够结合多媒体或舞美元素展现内容。

5.服装、配乐与作品内容相符。

附加细则:

1.可以运用话筒和LED屏。

2.允许有一名助演参加,但不参与比赛评奖。

3.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



声乐赛道




时间:10月27日,下午14:00

地点:昌平校区表导楼102

决赛参赛细则:

美声、民族唱法类

参赛内容:一首声乐作品,时长为5分钟以内,题材、风格、语种不限。不可重复初赛曲目。钢琴伴奏、乐队伴奏、音频伴奏。

评分标准:基本技术技巧(20分)、音准节奏(20分)、吐字归音(20分)、情感表达(20分)、舞台表现(20分)五个方面。


音乐剧、流行唱法类

参赛内容:一首声乐作品,时长为5分钟以内,题材、风格、语种不限。不可重复初赛曲目。钢琴伴奏、乐队伴奏、音频伴奏。

评分标准:嗓音条件(20分)、气息运用(20分)、吐字归韵(20分)、运腔技巧(20分)、情感表达(20分)。


戏曲类

参赛内容:本行当剧目唱段演唱展示,不可重复初赛唱段。时长为5分钟以内,可自带乐队伴奏或音频伴奏。

评分标准:嗓音条件(20分)、气息运用(20分)、吐字归韵(20分)、运腔技巧(20分)、情感表达(20分)。



参赛服装及其他要求:

1.着装须干净整洁,仪容得体。可根据演唱作品内容或人物进行相应的着装设计;

2.戏曲组别选手的演唱与剧中人物不可分割,建议参赛者可在不影响演唱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唱段适当加入表演,但不作为必须要求。



形体赛道




时间:10月28日下午13:00

地点:昌平校区小剧场1

决赛参赛细则:

参赛内容:


京剧表演类

参赛选手以京剧程式——“走边“为表演框架,将基本功、毯子功技巧融入其中。须有京剧锣鼓伴奏。(表演段落由参赛选手独立完成,不设配演)

参赛选手须在表演段落中完成规定项目的展示。

规定项目:a.腿功;b.基功技巧;c.毯子功(包括跟头、下高、软毯子功等)

选手完成规定项目后,可继续展示其他基、毯功技巧。

参赛选手表演时长为5分钟以内,超时扣分。


舞剧表演类

入围决赛的选手,需在决赛时展示“综合表演性技术技巧”,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音乐自选或现场演奏。对于规定动作的选择可以根据组合编排要求进行取舍、融合,要求突出综合表演性技术组合的艺术表现力,在完成技术的同时融入“形象化、性格化、情境化”的“三化”特色,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控,突出舞台的感染力与自身身体的审美修养。在组合形式编排上允许有配合舞伴,以单、双、三的形式进行综合表演性技术技巧组合展现。


流行舞表演类

入围决赛的选手,需在决赛时展示“综合表演性技术技巧”,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音乐自选或现场演奏。对于规定动作的选择可以根据组合编排要求进行取舍,要求突出综合表演性技术技巧组合的艺术表现力,在完成技术的同时融入舞者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控,突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与舞者自身的素质修养。在组合形式编排上允许有陪跳人员,以单、双、三、群的形式进行综合表演性技术技巧组合展现。



装要求:

与人物相匹配的服饰。





领票信息




每场比赛开始前,可至各赛场入口志愿者处领取当场比赛的门票。




决赛现场,不见不散!




文字丨刘于汀

海报设计丨郑坤杨

供图丨翟长锋、刘天叶、关雯睿、黄维萱、隋心、李岱宜、谭欣露

排版丨杨珺喆

审校丨蒋瑛、张斐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